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代表团代表论民生——
迈向“幸福民生”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在江苏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突破。”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代表说,“宿迁过去是苏北的小城、穷城,现在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八年稳定增长,我们正在从解困民生向幸福民生全面提升。”

“扬州已连续11年出台改善民生政策。今后我们将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力度,实现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幸福民生的不断提升。”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代表说,“社会和谐人人有责,我们将坚持特色发展,把扬州加快建设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城市。”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让我们坚定了信心、明晰了方向。”海门市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慧娟代表发言时表示,党和政府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她所在的长桥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其中合作社社员家庭年收入超过12万元。“现在合作社已经带动238户社员,并涉及周边近10个乡镇的1229家非合作社社员。合作社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江苏省级财政已连续4年将90%以上的新增财政支出投入民生。”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刘捍东代表发言时说,“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财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支出重点投向民生方面,将80%以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农’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其中教育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五分之一,成为江苏省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刘捍东说,江苏省还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促和谐、惠民生方面有更大作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