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明路更宽
福建漳州市委书记 陈 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更坚定了我们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的信念。几年来,福建漳州的实践证明,实现绿色发展,会成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漳州树立“环境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做优做美城乡环境,推动经济提速提质。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良好的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了一番,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3年翻一番。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福祉。近年来,漳州从满足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居住在优美的环境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城市内河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漳州还把水土保持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来抓,采取“山顶戴林帽、山腰绑果带、山脚穿竹鞋”等多种治理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漳州引导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向沿海地带、城镇密集区和重点开发区转移,构建滨海城镇发展区和厦漳一体化发展带。鼓励生态保护区域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并实行“沿海反哺山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殷陆君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