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1日讯 记者齐平报道:今天晚上八点,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中国银行改革与科学发展”的集体采访活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周小川,中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尚福林,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姜建清,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蒋超良,中国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肖钢和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洪章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存在法律障碍。对各类资本进入银行业,我们在标准、门槛和条件上都是统一的,没有任何歧视性规定。”针对本报记者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现状如何”的问题,尚福林回答。
尚福林说,从现实情况看,民间资本以参与商业银行的IPO、增资扩股,或者是农村信用社的股改,村镇银行的发起等多种形式进入银行业的情况良好。到去年底,在中小商业银行当中,民间股本已经占到了50%;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当中,民间资本实际上持股已经占到90%,这个比例并不低。
他说,银监会今年5月份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各方面反映很好,目前该实施意见正在逐步落实过程当中。“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动意见的落实,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尚福林表示。
金融安全是许多记者关心的热门话题。周小川、尚福林的回答传递出充分的信心。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会不会给中国整个金融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周小川说,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业务相比,从规模到问题的性质来讲都要小得多。而且中国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都处在监管之下。
针对如何看待“热钱”流向中国境内的问题,周小川回答说,人民银行对短期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短期资本流动确实很异常,我们还是有一些管理手段的。”
针对有关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消息,尚福林说,今年以来,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确实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部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变化。但是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上是稳定的,风险是可控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维持在0.97%的较低水平,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型银行。同时,银行的信贷投放比较分散、贷款的保障比较充分、有充足的剩余拨备,因此整体上评估,银行风险应该是可控的。
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高、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银行业的监管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4位银行业代表的回答佐证了尚福林的上述总结。
姜建清说,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络将扩展到40个国家。他们在海外的资产已经达到1600多亿美元,上半年海外盈利8.64亿美元,“我们不仅是跟随企业‘走出去’,而且在引导企业‘走出去’方面也发挥了金融系统掌握信息比较多的优势,为很多缺乏信息、人才的国内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蒋超良说,面向“三农”是我们战略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差异化战略的一个核心所在。目前,农业银行存款的40%、贷款的30%以上是在县域农村地区,我们的利息差在同业中比较好,也是得益于我们在县域地区的渠道优势、产品优势和多年积累的服务“三农”的经验优势以及农村地区客户对其信任优势,加快创新的步伐,提升我们的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三农”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肖钢说,近日中行再次进入了金融稳定理事会2012年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名单,意味着中国银行相关指标完全可以达到监管要求。
王洪章说,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市场定价能力也是正面的因素。建设银行提出了综合化经营战略,着力提高定价能力、调整信贷结构和经营方式,“现在看来,建设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当中已经初步研究了一些方法,会很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尚福林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不断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好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