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闯敢试谋跨越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于伟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认为,最近的这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厦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10年间,厦门经济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厦门城区面积由2001年的87平方公里扩展为2011年的230多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2011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648亿元增加到2535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2年的126亿元增加到651亿元。

厦门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坚持以要素集聚促进发展提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体制政策环境,成为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最快的城市之一。2011年,厦门以占福建省9.6%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4%的地区生产总值、25%的财政收入和5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体现了特区的龙头作用。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相协调。厦门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坚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承接国际资本转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1%,至2011年底,厦门市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375个。

同时,厦门利用特区扩大到全市的机遇,统一建立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就业、就学、社保、环保、安全、住房、交通等政策体系,使岛外郊区享受同岛内一样的福利,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厦门岛内外统筹发展。10年来,岛外投资不断提升,占到全市60%以上。在2002年,厦门市岛内中心区城市化率已达92.5%,而岛外的海沧区等城市化水平只有24%。目前,岛内外城市化率差距明显缩小,2015年厦门城市化率将提升到85%以上。

厦门市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生态环境。厦门确立生态立市的理念,选择集约发展的路子,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厦门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11年厦门市城区实现了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厦门成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2011年末,全市人均公园绿地19.7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2平方米。

厦门市正全面实施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大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使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本报记者 殷陆君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