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9日讯 中国经济网记者冯兴科报道: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今天在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重新审视国有企业效益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进行类比。
首先,多年来,国有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走过来的。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既要追求企业利润和效益,又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政企、政资分开的挑战,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正在改变,所以对国有企业的效益和成本构成要进行综合考虑,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并不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其他所有制企业。
其次,国有企业尤其中央企业主要集中于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央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在投资和发展中,既要关注短期的效益又要关注中长期的发展。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能源、电力等行业,投资回报期动辄3年以上,必然影响企业的当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更对产业未来构成长远影响,所以谈国有企业的效率和国有企业效益不能只看眼前。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要不断深化。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确存在着粗放式管理等问题,亟待通过深化改革等方式解决。国有企业需要认识到,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在这一点上,国有企业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向私营企业学习,通过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使国有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轻装前进,创造更多效益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