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和利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伴随着同步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等国家大科学工程的展开,我国有一批大科学装置陆续完成建设、改造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了我国科技事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知名度。
人们也许不会想到,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一项关于药物与非典病毒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是在看似与医学研究相去甚远的科学实验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完成的。人们更不会想到的是,除了医学研究,这个科学实验装置还在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环境、能源等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稳定高效运行了15年后,于2003年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科学使命。为继续保持其在科学上的竞争力,2004年,总投资6.4亿元、历时5年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并与国际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高水平的集成创新,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85%,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相关高技术的发展。2009年,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主要性能指标“亮度”比改造前提高了30多倍,是工作在相同能量区域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对撞机CESR曾创下的世界纪录的5倍。
该工程的建成,将我国对撞机和谱仪技术推进到国际前沿,得到了国际高能物理界的高度评价,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