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客机梦圆蓝天
本报记者 李景录 通讯员 仲企文摄影报道
ARJ21-700飞机成功首飞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机翼装配。该机型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ARJ21-700客机在乌鲁木齐开展自然结冰试验试飞。
试飞员在做高温试验起飞前的准备。
ARJ21-700飞机多次进行特殊条件下的试飞,目前已安全试飞2800多小时。
首架ARJ21-700飞机在上海总装下线,不仅实现了“中国人乘坐国产客机”的梦想,更对我国建立民机研制生产体系、推进大型客机项目实施等具有重大意义。
ARJ21-700飞机主要用于中心城市向中小型城市辐射型航线。

从2002年国家决定支持研制和发展我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到2010年4月研制首批四架飞机总装下线成功试飞,意味着我国航空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期。国产飞机不仅满足了国内快速扩容的民航市场,更使我国航空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ARJ21-700飞机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以全新机制、全新管理模式、全面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它在研制过程中攻克并掌握了现代涡扇支线飞机研制的核心技术,为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储备了宝贵经验。

ARJ21-7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规章自主设计研制的喷气支线客机,也是我国第一款同时向中国民航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提出适航申请并得到受理的喷气客机。首架飞机于2007年12月在上海总装下线、2008年11月在上海成功首飞。首飞成功后,共有4架试飞飞机和2架强度试验机投入试验试飞,完成了空速校准、颤振、失速、最小离地速度、最小操纵速度等一系列高难度试飞科目,并在高寒、大侧风、自然结冰等特殊气象条件下进行了专项试飞。2012年2月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该机型首飞以来,已累计安全飞行2800多小时,计划开展280多个科目约1500多小时的审定飞行试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