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情在澎湃
本报记者 殷陆君

这是一片科学发展的热土,成为我国第一个每平方公里产值超100亿元的高新区。

这是一片神奇创造的沃土,激情孵化梦想,培育了2000多家高新企业,福建省前4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在这里诞生。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采访,总有一种激情在心中澎湃。

21年前,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点燃了厦门高新区的“火炬”,从此“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推动高新区发展的主旋律。今天,光电、计算机及通讯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软件四大主导产业,已如擎天巨臂撑起厦门特区支柱产业的脊梁。

21年来,这个面积狭小的园区,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小政府、大服务”,“集约经营、精细管理、高效运作、低碳发展”,已成为厦门市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打开对外开放之门、推动合作之窗的金钥匙,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千亿元开发区。

21年来,这片生机勃勃的园区奏响创新、创业、创造的华章,从厦门制造到厦门智造、再到厦门创造,每一家企业都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每一个员工都是创新自我的主体,企业“头脑风暴”、企业家“智慧盛宴”、产学研一体化从理想变成现实。

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产业集群化,高端创造常态化,转变发展方式有了新的平台载体。

部省合作新模式、特区创造新经验,厦门火炬高新区诠释了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的新内涵。

正如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所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打造成特区中的特区,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模式的优越性,要成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致力科技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政结合、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保障人才价值充分发挥、优化服务管理的“六个火炬”,不但要做大做强更要做优做活。

辉煌昭未来,征程催扬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发展,先行先试,一条科学发展的高新区之路,正在厦门延伸。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