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成功的范例
刘宇飞 白子军

9月24日,在文化部举行的2012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命名授牌大会上,承德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榜上有名;而此前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评选中,承德“二十一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同样名列其间。10月7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又传来喜讯:2012年演出季共演出154场,场场爆满,门票收入达3000多万元,有近12万观众观看了演出,火了当地的夜间旅游市场。

这些骄人的成果不仅是在短短几年中取得的,且创造这些成果的恰恰是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承德市双滦区。

今天,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进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面临转型的老工业区能不能发展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以双滦为例,双滦和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区一样,不仅存在着产业单一、生产粗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且城乡发展不够协调、有“城”无“市”、对乡村带动力不强等问题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有一种思想上的“裂变”。正是在经过了一次次广泛深入的思想大讨论后,双滦才最终确立了文化产业立区这一发展定位。

当然,文化产业立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要有缜密的思考和切实可行的战略定位。双滦区委书记路立营这样说:“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永续利用的宝贵财富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闲置就是‘暴殄天物’,不能好好挖掘和利用,就愧对子孙后代。新型工业是双滦的基础和支撑,文化产业是双滦的未来和希望,二者高度融合,才能交相辉映、和谐发展。”

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总投资2.2亿元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定位准确,制作精良,很快就成为双滦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2011年公演不久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可贵的是,双滦没有止步,而是谋划了一幅更宏大的发展蓝图: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为核心,按照“体现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理念,将区内环元宝山、双塔山9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规划范围,以此倾力打造与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遥相呼应、互为补充的、现代的“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如今,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委托北京达沃斯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规划,构建了文体休闲区、生态涵养区、文化创意区等7大功能分区,涵盖了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承德避暑文化产业园、元宝山国际滑雪场等5大文化产业支撑项目和旅游12大酒店项目,总投资达186.8亿元。其中,除《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之外,行宫五星级大酒店一期、元宝山国际滑雪场等项目已经建成投用,且已成为推动承德市乃至河北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2015年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一个规模宏大的“21世纪避暑山庄”将拔地而起,一座更具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