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需求增长缓慢的影响,三季度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继续下滑,已连续8个季度低于100点。
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我国石油产业应努力变挑战为机会,利用近期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回调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油气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进一步深化油气定价机制改革,为我国油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油气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报告,三季度石油产业生产合成指数为99.2,与上季度持平,但剔除随机因素后,石油产业生产合成指数为99,较上季度回落0.4点,生产回落尚无企稳迹象。总的来看,三季度,石油产业产品产量增长进一步趋缓。
导致油气企业生产动能减弱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从三季度的国内经济表现来看,前期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市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加之国内经济在低位徘徊的局面将可能有所持续,这都直接导致国内油气需求的下降,进而削弱了油气生产企业的生产动力。二是三季度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欧债危机、美国QE3政策以及全球几大主要央行纷纷启动新一轮宽松货币措施。受此影响,国际油价在前期高位震荡后小幅下挫,目前在90美元/桶(WTI)附近得到支撑,后期的价格波动趋势尚不明朗,这也使得油气生产企业在生产能力上趋于保守。
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产业须直面挑战并化挑战为机会,积极探索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具体地说,应不失时机地狠抓落实三点:
首先,应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整体部署,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石油产业从高耗能、高排放向低耗能、低排放的转变。在保证我国油气生产稳定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在石油炼化、天然气管网建设方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规模效益增强油气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应针对我国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完善油气产业生产布局,使得炼化企业尽量靠近成品油需求市场,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这样既能增强油气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再次,应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到2015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有望达到3.2亿吨,比2010年增长30.53%,但需求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高品质成品油的需求将逐步成为主体,车用汽油质量将全面达到国Ⅲ标准,部分地区将向国Ⅳ标准升级。油气企业须积极应对这一新趋势,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满足市场对成品油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
继续深化油气定价机制改革
三季度,我国石油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5.5%,由上季度的同比上涨转为同比下跌,为3年来最低增长水平。从国际和国内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全球石油供需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需求仍有所放缓。
我国现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已近四年,基本理顺了原油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关系,保障了市场平稳供应。但实际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调价周期过长、调价时间滞后、国内成品油价难以及时反映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等。这些弊端,一方面使社会对油价调整产生了不少负面认识,如“只涨不跌”、“涨多跌少”等误解;另外一方面由于调价幅度不到位,也导致了炼油企业的实际亏损,加重了企业负担。在目前国内需求相对趋于缓和,且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调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适时推出更加完善的成品油定价改革方案,一来可避免油价高企时进行调整的风险,二来也有助于油气生产企业理顺与市场的关系。
深刻分析全面市场形势,由于前三季度欧美经济复苏迹象尚不明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也较之前有所调低,全球终端消费品市场需求疲软持续,我国石油产业经济发展逐季回落,下行压力犹存,经济企稳反弹的趋势尚未呈现。不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最新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经济虽然在2012年一度出现减速,但从2013年开始,将会逐渐回暖。另外,考虑到我国前期的稳增长政策的效应尚未完全显现,预计我国经济会在今年四季度企稳向好。综合这些因素,在国际经济环境和区域安全体系不发生大的变动情况下,我国经济的回暖将会带动油气产业的回升。
综上所述,协调好油气产业调整结构和国家深化油气定价机制两方面工作,将为我国油气产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