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镇康县红岩村村民李太生家,宽敞的院子整洁,停在院边的卡车、拖拉机、摩托车非常显眼。新建的200平方米住宅楼内,电视、沙发、音响、太阳能样样俱全。
“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全靠毕书记带领我们发展甘蔗产业。”李太生激动地说。
李太生口口声声感谢的毕书记,就是镇康县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毕世华。
2007年初,毕世华走马上任。红岩村虽然距县城仅3公里,但农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怎么办?没有经济的支撑,谈何民生保障、谈何新农村建设?”毕世华一上任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坝区发展甘蔗,山区发展核桃,城郊培育三产,在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口。”毕世华和村委会班子成员讨论后,开出了村民致富增收的良方。
产业发展之初,村民抵触情绪较大。“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群众看。”于是,毕世华带领党员建起了560亩的甘蔗示范种植基地,并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每亩甘蔗比种玉米增收1000多元。第二年,村民们纷纷找到毕世华,要求帮助他们改造低产田地、修建蔗区道路,发展甘蔗产业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到2011年,全村种植甘蔗260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甘蔗专业村,户均甘蔗收入达到23000元,人均经济纯收入超过6000元。
为使产业发展惠及每一户村民,毕世华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抓,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按10户至15户为一个合作联的方式,把全村835户组建为59个产业合作联,由党员或致富带头人任联长,实行生产互助、信息互助、资金互助、和谐互助,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专业村、甘蔗专业村、核桃专业村,建起了甘蔗基地4660亩、核桃基地11800亩和全县最大的蔬菜大棚基地,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毕书记,我家的咖啡苗得病了,您来帮我看一下吧……”“毕书记,我家的房屋被风吹倒的树打坏了,您来帮我处理处理……”每天,毕世华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对于毕世华来说,每个村民的来电,无论是产业发展的大事,还是柴米油盐的小事,他都认真对待,并且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村民家中或田间地头,妥善解决问题。
2010年,镇康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秋、冬、春连旱,连续5个月无有效降雨,导致红岩村干旱严重,7个自然村522户2616人饮水困难。灾情发生后,毕世华及时组建了7支党员抗旱先锋队,与村民肩并肩、手挽手抗击旱魔,确保了所有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
红岩村位于镇康县城西北部,有5个村民小组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山水相连,国境线长6.7公里。为保证边境安全,毕世华组建了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护村队,每天沿国界巡逻,自己也坚持每周巡查2至3次。同时,毕世华还组织党员投工投劳,对117号至118号界桩小鹿场河进行治理,沿界河修筑护堤90多米、种植界树5000多株,保持界线走向清晰,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