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夏,日本乘德国军队在欧洲迅速推进,英、美无力东顾的机会,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的后顾之忧。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这次战役的主要意图是破袭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早在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聂荣臻等就共同讨论确定了破袭正太路的计划。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〇、第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简要地分析1940年夏季的中国抗战形势,明确提出发动此战役的目的是:“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要求各部队对其他各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等铁路“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对作战兵力作了具体部署,同时确定8月20日为战役发动时间。
长期在抗战前线的彭德怀等将领直接指挥的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它使全国人民看到,八路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不仅发展壮大起来,而且能够给敌人以强有力的打击。这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从战争全局看,百团大战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它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