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金融:机会多 挑战大
刘 畅

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催生出巨大的金融需求,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如何加快信息化建设,有效控制互联网时代的各类风险也成为新的挑战

在中国平安日前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证实将与腾讯、阿里巴巴组建合资公司,经营包括互联网虚拟财产保险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合资公司设立的申请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

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网络融资、网络收支、网络理财所服务的对象已经从个人延伸至小微企业。艾瑞咨询预测,到2012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受益者是拥有金融牌照的银行或保险公司,他们利用电子支付施展了十八般武艺:中国平安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联姻”,其金融业务找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建设银行通过开办善融商务个人商城,向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电子商务和金融支持服务……在传统银行业务市场几无蛋糕可分的当下,抓住IT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这一利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例如2007年进入我国的“人人贷”平台,通过互联网为会员提供相互借贷的机会、借贷利率完全由会员自主商定,这种模式吸引了数千家机构进入。

但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业务,在助推金融业加快转型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网络金融的主体力量仍然是商业银行,而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金融信息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面对不断增加的网络金融需求和硬件系统的完善,要求银行信息化建设加快调整战略定位。

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开展网络金融服务需要在电子信息系统开发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系统停机、黑客攻击、电脑病毒都可能造成业务量的流失和客户信息被盗。因此,不论是握有金融牌照的企业还是网络借贷公司,都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过程中潜在的挑战和风险,建立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管理、预警的机制,确保客户信息安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信用风险是网络金融业务中面临的最大风险。网络金融的服务方式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为了确保借贷双方背景的真实性,金融机构或网络借贷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开贷前调查;为了确保贷款流向实体经济,符合借贷条款要求,还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监控体系,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在网络服务渗透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把互联网业务和金融文化融合,将互联网的高速率与金融风险监控的合规要求结合在一起,加快创新尝试的企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