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模式
中共鹤岗市委书记 杜吉明

编者按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缩小城乡差别,必须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鹤岗市,找准工作着力点,从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入手,着力深化城乡结合,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鹤岗模式,为欠发达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从全国范围看,许多发达地区已呈现出城乡协作、空间融合的一体化态势。鹤岗虽属欠发达地区,但一年多来以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跃为指导,以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为方向,以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特色城镇化建设先行区和新农村建设样板区为载体,加速探索“鹤岗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打破发展常规、实现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

与国内已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达地区相比,虽然鹤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也有自身的难得机遇和独特优势,这是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实现跨越发展的立足点。

从宏观政策看,城乡一体化发展乃大势所趋。党中央始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勾勒出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未来5年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明确提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发了《黑龙江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方案》,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鹤岗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从地区实际看,鹤岗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农业经济比重小,只占全市经济的26%,农民只占全市总人口的16%,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难度小。另一方面,工业发展较快,已形成180亿元的工业资产,经济总量已突破300亿元,随着“712”目标和“758”战略的实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拉动力将更强。此外,城镇化基础较好,全市有21个乡镇、2座县城,域内还有10个农场和19个林场,小城镇星罗棋布,整合和吸纳能力较强;农民相对富裕,农民人均收入已突破万元,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小。与此同时,农民期盼改变现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心情非常强烈迫切。这些都说明,鹤岗市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时机已经成熟,有条件也有优势来探索欠发达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道路。

(二)

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鹤岗市既承认城乡差异,又强调城乡内在联系,在保持城乡各自特性的基础上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已经涌现出“以城带乡”的珠江三角洲模式、“城乡统筹规划”的上海模式、“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北京模式和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苏南模式。鹤岗作为欠发达地区,有着独特的市情和优势,有着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实际特点,因此,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既要承认城乡之间在发展水平、繁荣程度、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又需强调城乡内在联系和对不同发展任务的承载功能,在保持城乡各自特性的基础上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按照这一理念,鹤岗以“九统一”、“三集中”、“六个一体化”为核心,大力深化“六项改革”,强力推进“八个工程”,大胆探索实践了“鹤岗模式”。“九统一”就是城乡居民在户籍、低保标准、优抚标准、医疗救助标准、交通意外伤亡赔偿标准、社会保障、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资源配置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9个方面实现统一,确保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三集中”就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六个一体化”就是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六项改革”就是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强镇扩权、融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八个工程”就是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程、中心村建设工程、小城镇建设工程、城市升级改造工程、现代农业工程、非农产业建设工程、园区建设工程和民生建设工程,共包括203个项目,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支撑。

这一模式,一是站位上强调了高起点,同步实施改革与发展的各项措施,针对城乡差距,在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强调公平均等,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配套,确保了城乡一体化的高标准;二是推进上突出了大合作,集中和动员全市的力量,特别是实施了“4+1”区域合作战略,注重发挥垦区的技术、装备示范作用,强力挖掘林区城镇的集聚辐射效应,确保了城乡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三是实施上注重了灵活性,本着先易后难、先服务后建设、先地方后区域的原则,实现了分步推进、重点突破和整体跃升。

(三)

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实际出发,鹤岗市在推进“93668”城乡一体化战略中突出了7个重点。

一是把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先导。为了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形不成产业、开拓不了市场、不能实现农村分工分业的问题,更为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科技装备水平和农业规模效益,鹤岗市实施了耕地60%流转、30%委托农场经营、农户自营10%的“631”工程,推动耕地向农场、种田大户和农村合作组织“三集中”。目前,规模经营实现了60个村的整村推进,面积达到1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8.5%,明年将彻底实现“631”目标。

二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础,特别强调积极向垦区学习,着力在“四化”上实现了新突破。实现标准化,向现代农业看齐,标准化作业面积达到22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0%;实现科技化,实施了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组装配套,推进了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46%;实现机械化,实施了机械化整市推进工程,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了9%;实现水利化,确立了建设“三江水都”的目标,实施了投资5.6亿元的26个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额度、工程规模创近年之最,增强了抗灾夺丰收的能力。目前,鹤岗域内粮食产能已突破80亿斤,正向三江平原绿色食品之乡迈进。

三是把创办新兴产业作为重要条件。鹤岗市大力实施分工分业,组织农村劳动力走以粮富农、以工富农、以贸富农、以牧富农、以渔富农、以游富农、以特富农、以劳富农、以商富农、以城富农10条兴业致富之路,向市内建筑、煤炭、餐饮、家政、养老等行业转移劳动力1.5万人,畜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2%。

四是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关键。城镇化是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为增强小城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功能,鹤岗市从城乡产业布局出发,根据产业辐射距离和城镇消费半径,着力构造1个“东宝鹤萝绥”产业带连接1个主城区,串起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和鹤北林业局所在地、萝北和绥滨县城4个副中心、20个重点镇和100个中心村的“11421”城镇化格局,力求尽快建成一批充满北国特色的山城、水乡、渔村和边城。目前,全省重点旅游名镇名山镇年内将具备整体接待能力,太平沟黄金古镇二期完成投资6000万元,绥滨镇、新华镇等11个省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城关镇和中心镇建设全面加快,红光村、向日村等中心村建设也已启动。

五是把服务均等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鹤岗市通过实施“九统一”,努力让农民既享受到市民的公共服务,又能享受到国家和省的惠民政策。为此,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鹤岗分步实施了“九统一”,城区2个郊区和2县分别于今年3月份、7月份全部完成,在户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实现了城乡均等。

六是把绿色发展作为灵魂。绿色是鹤岗最大的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此,鹤岗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着力打造以低碳经济、低碳城镇、低碳社会为基础的绿色生活。201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7%,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4.6%,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328天。

七是把打造现代农民作为主线。城乡一体化,既是经济一体化,也是社会一体化,还是文明一体化。为此,鹤岗市从教育引导入手,积极打造新型农民。比如,通过加强教育,积极实施“订单式”、“点菜式”、“依岗式”培训,努力把农民培育为现代经纪人;再如,加强引导,通过学习型城市、“三优”文明城市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努力把农民培育为现代农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