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黄梅戏演员——
让黄梅之香更芬芳
何 云口述 本报记者 文 晶整理
黄梅戏演员何云

何云,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六个一批”青年优秀人才,先后在《女驸马》、《天仙配》、《红楼梦》、《雷雨》、《徽商胡雪岩》等剧中饰演角色。

我的家乡有很多人爱唱黄梅戏,我也知道有很多人爱听黄梅戏。我相信,属于我们的机会肯定会来的

1995年,我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作为一名定向委培生回到家乡青阳县黄梅剧团实习。当时年纪小,每月只能拿200元工资,不仅要贴补家用,还要供弟弟上学。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已经能满足我的要求了,但是几个月下来,我心里有点发虚了:演出机会少是一方面,即便是有演出,也多半是重复表演一些黄梅戏片段和小品,这并不符合我的理想。

机会就在这时开始向我招手。由于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全省小戏调演,给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丁普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觉得我这个学戏的女孩有灵气、也肯学,正好省团在招人,他就给我打电话:“你愿不愿意来我们这里跑跑龙套?”尽管我并不知道能“跑”出怎样的未来,但毕竟省团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是一个不一样的平台,我答应了。

那时黄梅戏处于低谷期,即便是省团,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演员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当时我唱功表演都不算好,而且又胖,最重时有60多公斤,连小戏调演都轮不上我,只能偶尔演一些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更多的是舞台上那个端盘子的丫鬟、撒花瓣的仙女。记得那几年里,我演过折子戏《双下山》里的“小尼姑”和《天仙配》里的“二姐”,只有这两个角色算是有名有姓的。不过我很珍惜每一次与前辈老师同台的机会,观察、学习、体验、揣摩,一刻也没有停止。我的家乡青阳县有很多人爱唱黄梅戏,我也知道有很多人爱听黄梅戏。我相信,属于我的机会肯定会来的。

我特别感谢“小梅花团”,要不是这次体制上的改革创新,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可能很难有机会挑大梁、演大戏

200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给院里的年轻苗子和艺校刚毕业的学员组建了一个小梅花剧团。这个剧团的成立,给了我们年轻演员崭露头角的机会。不久,我就迎来了自己黄梅戏生涯中的首部大戏——《大眼睛的期盼》,被选中出演女主角童小蕊。其实这个主角让我演也很偶然,这是一部有关“希望工程”的戏,是从一位老师的视角展开的。我当时已经有了五六年“跑龙套”的经验,年纪也比较大了,可以饰演“老师”这个角色。初次担纲大戏,我暗下决心:团里终于给了我机会,只有好好把握才能赢来更多的机会!

大戏是对演员最好的锻炼。那个夏天,我全身心投入,体重骤减。《大眼睛的期盼》最终获得了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我的表现也获得相当多的肯定。《大眼睛的期盼》不仅让我们这一批年轻演员有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业界前辈们眼前一亮,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

我特别感谢“小梅花团”,要不是这次体制上的改革创新,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可能很难有机会挑大梁、演大戏。还要感谢时代给我们年轻人创造了很多参加表演、选拔的机会。

在《大眼睛的期盼》之后,我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严凤英杯大奖赛。在选唱段的时候,院长建议我试试《红楼梦》里的“哭灵”一段,他觉得我的身段、扮相和唱腔比较适合这个唱段。这是我第一次演小生,没想到一举拿到了大赛的银奖。更没想到的是,2003年我们“小梅花团”复排《红楼梦》,这次表现使我成了扮演“宝玉”的人选,这也是我戏曲生涯的一次飞跃。当时我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力度不够。于是我暗暗用功,白天在排练场,一有空就揣摩原作;晚上回到宿舍,就反复观看前辈的演出录像,一个身段、一个眼神地去“抠”角色。加上导演孙怀仁的悉心指导,我发现其实只要人在戏里,感情到位了,神态动作也就水到渠成,完全不必去刻意模仿。功夫不负有心人,《红楼梦》复排一举获得成功,成为我们小梅花团多年来巡演的代表剧目。而“哭灵”这个唱段,也成了我的拿手曲目。我个人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凭借对“贾宝玉”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在当年被破格评为二级演员。

只有经过大戏的磨砺,演员才能日趋成熟。2008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排演重点剧目《雷雨》,导演决定由我饰演“四凤”这一角色。《雷雨》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国家艺术舞台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剧中那个令人怜惜的“四凤”也被戏迷们深深地记住了,我自己从这部戏中学习到太多东西。直到现在,这部戏还在边演边改,今年10月底在北京有2场演出,11月初还要在成都演2场。说实话,能参加这样的大戏的排演,尤其是跟一批黄梅戏领域的顶尖人物一起创作,是我的荣幸。

更多的改革、更多的提携、更多的机会,受惠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事业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黄梅戏演员,能成就今天的事业,我已经很满足了。我首先感谢的是时代,没有国家对戏曲事业的重视,没有体制机制的转变,我可能到今天都还在跑龙套,或者已经改行了。在那段低谷时期,为了补贴家用,我也去拍过广告,同时也到一些演出场所唱过民歌。当时有很多人建议我去改唱通俗歌曲,或者去考电影学院,但我还是没离开黄梅戏,因为我深深地喜爱着黄梅戏。而现在,从戏校毕业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再重复我当年的老路了,现在的机会要多得多,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给我们黄梅戏演员带来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我想,演出机会多,是因为体制改革以后,黄梅戏真的“走出去”了。“走出去”以后才发现,我们这种“东方乡村音乐”受到那么多观众的欢迎。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广阔市场又给黄梅戏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最近我们剧院刚刚结束秋季巡演,携带《天仙配》、《女驸马》、《雷雨》等剧目走进广东、湖南、江西、河南4省,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这次巡演,我们完成演出共计15场,实现经济效益110多万元。

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小剧场。为不断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今年7月小剧场重新装修改造,推出安徽黄梅3D影剧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最新排演的3D大戏和一些经典曲目。此外,我们还有一座在合肥市黄梅戏界很有影响力的“天仙配茶戏楼”,在这里可以欣赏传统正宗的地方戏曲,领略原汁原味的黄梅乡音。许多热爱黄梅戏的观众来合肥时一定要去茶戏楼观看演出。这给青年演员提供了很多表演机会,我们团里的青年演员有时候一天要赶两三个场子,这与我当年的经历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走向市场,也为黄梅戏注入了许多时代和科技元素。一大批黄梅新剧诞生了,《雷雨》、《逆火》、《安徽好人》、《知心村官》……这些新剧让黄梅戏更加贴近观众;还有最新的3D影像技术,如剧院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的3D舞台黄梅戏《牛郎织女》,看这个戏,有些场景需要戴3D眼镜,像王母划定“天河”,“老牛”开口讲话,都能给观众带来逼真的3D效果,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壮大了黄梅戏的观众群。

我对黄梅戏充满感情。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愈加浓郁的黄梅之香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