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诸暨 小城做好现代产业大文章
本报记者 黄 平 通讯员 孙陈超 倪 钰

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省诸暨市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工业已成为诸暨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诸暨决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现代产业城市,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浙江省诸暨市是“长三角”新兴创新型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浙江省十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县(市)第九位。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诸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9.69亿元,同比增长2.6%;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35.52亿元,同比增长8.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97亿元,同比增长15.4%。

工业提升经济实力

工业是诸暨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建设工业强市,既是贯彻落实工业强国、工业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转型、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

从现实基础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诸暨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六大产业集群特色彰显,工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特别是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启动实施,为诸暨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机遇。

今年7月,诸暨市委审时度势,决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诸暨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迈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诸暨市委书记钱三雄指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本目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产业国际化、项目新兴化、企业现代化、技术高端化、发展生态化”为方向,坚持大平台集聚、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大市场拓展。力争3至5年内,实现产值、产业、企业、平台、投资“5个千亿元”,率先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把诸暨建设成为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城市。

实施“325”计划,做大新兴产业。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加快构建以开发区为核心,店口镇解放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牌头镇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为两极的“一核两极多点”平台布局。

推进“四项升级”工程,打造“五型”企业。以技术升级、品牌升级、管理升级、规模升级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批“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型”领军企业。坚持以平台引领技术升级,打造一批科技骨干型企业。

开展“五大行动”,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综合评价、用地集约、金融创新、生产服务、节能减排五大行动,致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工业承载环境。

诸暨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浙江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认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定能把诸暨的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把主产业做高、做新,做成品牌,为诸暨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大项目提速城市大发展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现代产业城市,诸暨市选择大项目作为突破口,尤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项目。今年4月,诸暨市首批3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8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主要突出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和投入量大、见效快的规模以上项目,项目投资规模均在亿元以上,总投资达到23.73亿元。

“这些高起点的项目建设,必将成为诸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开路先锋。”诸暨市市长徐良平说,36个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中,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有众多传统或者新型块状经济体,将有效推升诸暨产业跃上新高地。

9月5日,规模更为庞大的100个工业项目,在工业重镇店口镇解放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中开工。这100个工业项目涉及全市11个镇街和开发区,供地面积共2605.5亩,计划总投资128.7亿元,亩均投资近500万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达100.1亿元,分别占开工项目总数的72%和项目总投资的77.7%。

开工仪式上,钱三雄表示,这100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既是诸暨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下半年启动建设的诸多“攻坚硬仗”中的一仗。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稳健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

为此,诸暨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竭诚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做到一站式跟踪服务、零距离贴心服务、无障碍周到服务,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诸暨市重大项目建设,好戏连台,迅速带动了城市经济驶入快车道。

城市三环线建设,按照浙江省政府确定的诸暨城市发展定位,总投资达到110亿元。

从8月底开始,城东新城建设已投资80亿元、完成80万平方米的拆迁。最新统计显示,拆迁签约率42.7%,到11月底将全部拆完。

水利建设3年行动计划,计划总投资达45亿元,力争让每年遭受洪灾严重的区域“高枕无忧”,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10月10日,诸暨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奠基动工,这是诸暨市委、市政府今年三大重点工程之一,区域面积达455公顷,一期总投资12亿元。到2014年,一座国际性、批发性、综合性的现代国际商贸城将拔地而起。

创新优化金融生态

实施“工业强市”,打造现代产业城市,诸暨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是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培育核心竞争力。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7个省级金融创新示范点之一,诸暨的金融创新特色鲜明,试点方向与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相连。

一是产业金融互动,资本市场崛起迅速。全市产业内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较高,特色产业多数有上市公司引领,形成了产业金融的良性发展。截至去年末,诸暨有境内上市公司13家,居浙江省县(市)第一。诸暨市金融办副主任杨仕虎认为,主导产业内主要公司的上市、证券化比例较高是诸暨发展产业融资的独特之处,如在服装纺织业有浙江富润、步森服饰;环保新能源产业有菲达环保、天立环保;机电装备产业有盾安环境、申科股份;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有海亮股份、露笑科技等。

二是金融创新活跃,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诸暨市不仅在金融服务上求创新,增资扩充企业家协会应急互助基金至1亿元,相继设立政府主导的5000万元至1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注册资金为1.5亿元的联合担保公司等多个机构,出台“二次抵押”贷款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同时在债券发行上力求突破,今年5月,诸暨抓住证监会实施《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契机,及时举办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辅导推介会,1个月后,成功发行浙江太子龙公司1亿元私募债。

据了解,诸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早在2005年,诸暨就出台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又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为防范金融风险构筑防火墙;2009年,实施企业资金风险分级防控,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提高风险防控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1年,再次出台扶持企业保稳定促发展的政策意见。浙江省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认为,诸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对于开展金融创新服务、稳定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试点成功提供了有效保障。

去年末,诸暨市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31%,在浙江省处于较低水平。今年5月以来,没有大的企业倒闭关门,所有金融部门的贷款、坏账率只有全省的三分之一,没有发生1例因为金融风险事件而导致的越级上访,基本实现“风险不蔓延、矛盾不上交、社会不波动。”

事实上,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诸暨市金融业得到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经济、金融、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5家、证券营业部3家、保险机构3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0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典当行3家、财务公司1家。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21.92亿元,同比增长17.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35.45亿元,同比增长15.82%。今年1至8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68.61亿元,同比增长6.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4.69亿元,同比增长17.2%,存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处高位。

根据规划,诸暨市金融创新的发展目标是,全力打造产业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试验区和民间金融规范创新示范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