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好又快成为发展主旋律
□ 本报记者 薛志伟

10年一回首,当惊世界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经济总量连跨两大台阶。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达10.7%,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的重大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有序转化,“又好又快”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科学发展“好字当头”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8月2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我国继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之后,在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最重要的水运工程。

与其他现代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是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运输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运输速度最慢、工程见效最慢,水运发展速度也最慢,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个“短板”。10年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水运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全社会内河水运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至“十五”期末的投资总额。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也是各行各业“好字当头”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环境等约束性因素日益增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国民经济结构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一产弱、二产粗、三产慢”导致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曾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得到改善,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现代农业欣欣向荣;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整体素质稳步提升,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稳步迈进;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扭转过去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全社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10年来,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大幅下降,2011年,能耗水平比2002年下降了12.9%。高耗能行业发展得到抑制,部分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明显减缓,2005年至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4.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和14.29%。2011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6.3%,比2005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8.8%,比2005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从容稳健

“中国巨龙”勇往直前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非典疫情、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考验着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10年来,经过多次大风大浪的洗礼,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立足更为长远,驾驭能力更加高超,引领“中国巨龙”昂首阔步、勇往直前,成功绕过了各种激流险滩,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2003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冲击着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秩序。党中央、国务院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实行减免税费、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制定了促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9.1%的较高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上了1000美元台阶。

2008年,我国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各方渡难关的制度优势,开展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并立即启动了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使灾区人民生产生活在大灾之后实现了大发展和大跨越。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着力点,迅速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众多企业逆势而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甚至进入衰退之时,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不断加强和改善的宏观调控不仅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同时在扩大就业、稳定物价、收入分配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我们战胜各种冲击和挑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今年6月,山西省交城县东关街道的刘二维交了6万多元的购房款,憧憬着保障房里的舒适生活。

“这几年喜事还真不少。”刘二维乐呵呵地说,政府从前年开始给年迈的父母每个月各200元的低保补贴,减轻了他和哥哥给父母养老的压力;去年,哥哥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在一个铸造厂当上了电焊工,一个月工资有近3000元;今年,他的女儿要上小学了,听说现在孩子小学、初中都不用交学费,刘二维更是乐开了花。

收入不断增加,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全国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民生持续改善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亮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通过大力支持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水平和覆盖面、三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增产增收、优质增收、提价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这10年也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同时,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益健全。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都有所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支撑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收入增加、负担减轻、后顾之忧减少,提高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激发了广大居民的消费热情,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回首过去,“好字优先”已经深入人心;展望未来,“又好又快”之路任重道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