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就是烈士们的亲人”
——记42年守护烈士陵园的维吾尔族退伍军人艾买尔·依提
本报记者 李万祥

在新藏公路零公里标志附近,有一座烈士陵园,走进高原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去陵园缅怀先烈。同时,人们也都被一个退伍老兵坚持守护陵园40多载而感动,高呼“向老兵致敬!”他就是现年72岁的维吾尔族退伍老兵艾买尔·依提。

为纪念在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170位战士,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新疆军区在叶城县修建了烈士陵园,安息在这里的有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等烈士。

52年前,艾买尔·依提胸带红花,光荣入伍;1962年,他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

军旗猎猎,依稀梦里;军号声声,如在昨天。“我当时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是一个连的,感情很好。”提到当年的好战友,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3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中。

听到司马义·买买提为国捐躯的消息,艾买尔·依提非常痛心。他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上分别刺了一个五角星、一支枪和一朵棉花。“新疆是中国的棉花基地,棉花代表着我们富饶的家园,五角星代表着我们神圣的祖国,我们就是要用枪杆子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家园,随时做好像司马义·买买提一样牺牲的准备。”这是一颗火热的军人之心在诉说。

退伍之后干什么?在军人的胸膛里,燃烧的是向上的火苗,是挺拔的站立,是不息的奋进。1968年,退伍后的艾买尔·依提先当村支部书记,后在伯西热克乡中学担任校长。1970年,30岁的艾买尔·依提带着妻儿搬进烈士陵园,心甘情愿地开始了他的守墓生涯。

“这里有我的好战友,有保家卫国牺牲的英雄们,守墓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他们不孤独,我就是他们的亲人,要为他们守好墓。”艾买尔·依提说。

当时的烈士陵园一片荒凉。在罗光燮、王忠殿等英雄墓碑前,艾买尔·依提按汉族人的习惯分别栽下了常青松柏;在司马义·买买提烈士墓前则栽下了两棵桃树。因为维吾尔族人喜欢果树,“地下的战友可以春见桃花,秋闻果香。”陵园空地上的桃树、石榴树和核桃树,还有陵园周围的800多棵杨树和沙枣树,都是艾买尔·依提带领全家自费栽植的。42年后,艾买尔·依提老了,也退休了,可烈士陵园已是郁郁葱葱,花果飘香。

在艾买尔·依提老人的眼里,这里的每一块墓碑都是烽火战场上英雄故事的见证,每一块墓碑后面都有一个挚爱战友。这些冰冷碑石上所刻写的,是一个又一个滚烫的名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墓一碑都已成为老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老人的军人情怀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孩子。孩子们都是跟着他在烈士陵园长大的,他们几乎能把英雄事迹倒背如流。2005年,艾尼瓦尔·艾买尔毫不犹豫地接了父亲的班,成了烈士陵园的第二代看护人。

艾尼瓦尔·艾买尔说:“我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都在陵园工作,拔草、打扫卫生,虽然简单,但是我觉得在这里守护的是一座座精神丰碑,我要像父亲那样守好墓。”

老兵情怀,一生守候。退休的艾买尔·依提并没有退岗,只要有空他还是坚持来陵园,擦擦碑,扫扫墓。他还把英雄故事讲给孙子们听,希望孙子们能成为第三代守墓人。

现在的叶城烈士陵园已经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五四青年节、新党员入党宣誓、新兵入伍思想教育等时刻,这里都愈发庄严神圣。这时候也是艾买尔·依提最自豪的日子,人们听着他的讲解,就仿佛回到了那个血火交织的英雄年代。

艾买尔·依提说:“希望年轻一代通过我的介绍了解英雄们的丰功伟绩,记住他们。这样,我心里也很安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