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寒门学子 插上翅膀
陈果静

开办助学贷款,支持高校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以来,解决了许多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出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新政策、新机制,有效促进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短期来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付利息和风险补偿金,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这样的投入短时间内几乎看不到实质上的收益。但正是这种付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每一个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践行了教育公平的承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在助学贷款工作中的收获从今天来看还不明显,但从长远计,这一政策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机会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了高素质的建设者,为我国的发展储备了优秀的人才。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仅依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企业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要遵守法律、依法纳税并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等,在更高层次上是要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慈善事业、社会公益、弱者保护等方面作出贡献。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就是银行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积极地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业务,为助学贷款惠及更多贫困学子贡献了他们的力量。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们提供贷款服务的同时,一些银行让学子们深入了解贷款政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自立自强观念,有力地推动了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银行在承担这一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也能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10余年的实践表明,这一举措有效地利用金融工具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支撑,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和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