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降低灾害损失、服务农业生产生活以及重大工程活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5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与上个5年相比减少了近200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1.22%降低到0.91%,减灾效益十分明显。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气象为农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以及气象服务重大决策方面效益显著。
粮食增收有坚实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气象部门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10年来,气象部门以需求为牵引,针对我国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开展了基本气象要素、土壤墒情、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物候和农业灾害等项目的监测;针对关键性、灾害性和转折性天气为农民量身定制农用天气预报,让农业生产实现了“看天管理”。目前,我国已建成3.61万个自动气象站、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669个土壤墒情观测站。准确、及时、精细化的农用天气预报成为农民的“掌中宝”。
气象部门还以县为单位开展全国历史气象灾情普查和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科学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方式为农业生产搭起了“避风港”。
1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信息网已覆盖31个省(区、市)的270多个地市和1300多个县;1500多个县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约10万个农村大喇叭、7万块乡村气象电子显示屏以及超过3000万的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共同构筑起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天罗地网”;近4.5万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以及庞大的气象信息员队伍,为解决气象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担当起“排头兵”。
如今,新增千亿斤粮食气象保障工程正在实施,气象部门正在努力创新人工增雨数值模式、效果检验和催化技术,保障农业生产驶上了更加科学而安全的“快车道”。
防灾减灾有良好基础
经历了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2012年罕见的“双台风”和北京“7·21”暴雨……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日趋完善、应急响应启动及时到位,应急措施细化到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前提是准确的监测和预警。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已实现了7颗气象卫星在轨稳定运行,172部新一代天气雷达6分钟1次组网观测,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了我国气象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流域面雨量、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沙尘暴天气等专业气象灾害观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高。建成了精细到乡镇的天气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5%以上,台风24小时、48小时路径预报以及汛期降水预测、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基本建立。颁布实施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响应任务。目前已经有30个省(区、市)印发了地方政府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全国地(市)、县政府出台的气象灾害应急专项预案近1400个,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气象应急预案体系。中国气象局与25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制度,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重大决策有科学依据
今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完成的巴彦淖尔市百米分辨率风能资源评估项目通过验收。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完成为进一步修订巴彦淖尔市风电发展规划以及科学地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1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气象部门从开展气候资源详查到提供风能、太阳能预报,从分析极端天气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到出台《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从研究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到农业气候区划精细至1公里,气象部门砥砺前行,出具了一份份重量级报告,为政府、企业、投资者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发布了第1次、第2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开展了11个主要敏感流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北方牧草以及新疆陕西等特色果业、西北太平洋台风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5年来,气象部门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区划、开发和论证服务,成就斐然。如今,全国建成了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和国家风能资源数据库,风能资源详查工作为73项国家和地方制定的风能发展规划和开发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近500个已建或待建风电场选址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气象部门还积极参与重大工程的可行性论证,为大型核电厂、火电厂等的选址、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高层建筑、超大跨度桥梁的结构设计提供咨询论证。气象部门已有32家机构获得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书,2010年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达285项,2011年完成385项。
让民众分享 气象影视服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作为专业气象影视制作者和提供者,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曙卫对此有切身感受。
石曙卫说,这10年,是华风集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10年,是电视天气预报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不断丰富的10年。10年来,华风气象影视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广覆盖、多频次、形式多样的气象影视服务格局,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飞进千家万户,服务国计民生。
石曙卫介绍,经过10年发展,华风集团的气象信息发布和服务渠道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8个媒体平台19档日首播节目,发展为目前26个媒体平台138档日首播节目,节目日首播量由1小时增加到5小时45分,实现了节目在国家级新闻资讯类电视频道的100%覆盖。“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天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电视观众超过10亿人次。
2004年3月,华风集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广播气象服务节目。短短几年,广播气象服务由1个频率拓展至6个频率。目前,广播气象服务在国家级新闻类广播频率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6%。
与此同时,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服务手段也不断深化,全虚拟演播室制作、高清节目制作等技术纷纷被引入气象节目制作。10年中,华风集团相继开拓出网络、手机、IPTV、列车电视等新媒体气象服务业务,有效扩大了预警信息覆盖面。2006年,由华风集团主管的中国气象频道正式开播,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拥有气象专业频道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气象频道已经在30个省(区、市)的294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落地播出,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7000万户。
此外,华风集团的服务领域也得到了有效拓展,业务领域已经由单一的天气预报节目发展到包括天气预报服务、生活资讯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多方面内容的影视宣传产品。今年4月6日,中国气象局与民政部联合推出的《中国减灾》正式开播,开启了中国气象频道与部委合作的先河。
石曙卫说,下一步,华风集团与农业、交通等部门开展合作,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的领域,扩大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气象影视服务带来的实惠。
山西寿阳——“1+3”成了“好帮手”
在山西省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村民们总爱来村里的综合信息服务站看一看。全国6个主要蔬菜市场的最新价格如何,涨了还是跌了?最近天气怎么样?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农业生产要注意啥?又出了哪些惠农新政策等等。村委会主任王富贵说,“村里现在有80个大棚,一个大棚年收入能达到4万元到5万元,所以大伙儿对蔬菜价格格外关心。”
除了涉农信息,在这里村民们还能看到诸如防灾减灾信息、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及政府政务、物流配送、交通旅游等方面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县委办、政府办、人社、卫生、交通、水利、公安等19个部门,由寿阳县综合信息中心整合后统一发布。寿阳县气象局局长陈志峰告诉记者,目前寿阳县形成了以气象局为主体的“1+3”气象工作新模式,“1”即是县综合信息中心,“3”则是寿阳县农业信息网、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农村大喇叭、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种植户手机短信和电视天气预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到农户手中。
“中心建在县气象局,主要是为了利用气象部门的网络优势和覆盖省、市、县、乡、村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建设,使我们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寿阳县副县长李增福解释说,这就解决了过去普遍存在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服务分散、技术手段单一、服务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目前,寿阳县14个乡(镇)都有了综合信息工作站,206个行政村都有了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并且安上了大喇叭广播系统和电子显示屏等发布终端。19家单位的重要信息,只需3分钟县里3000名手机用户就能收到,乡(镇)综合信息工作站和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显示屏、大喇叭同样会即时显示播报。
山西省气象局局长杜顺义说,“寿阳‘1+3’模式,使气象服务真正进村入户,使公共服务的触角深入到乡镇、农村。”畅通的信息渠道成了农民生产的“好帮手”,成了沟通政府和农民的“连心桥”。
十年“风云”路 惠民谱新篇
“苏拉”、“达维”、“海葵”……今年来,台风接连袭击我国。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风云二号F星区域加密观测,每6分钟一次的卫星云图,将台风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气象部门对台风的生成、移动路径到登陆地点,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地方政府有效应对、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主任杨军告诉记者,2002年以来,我国成功发射了7颗气象卫星,其中包括3颗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静止气象卫星,形成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格局,实现了气象卫星系列化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已成为与美国、欧盟并列的同时拥有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业务化气象卫星的3个国家(地区)之一。
“相比气象卫星,无论是扫描半径仅有460公里的气象雷达,还是只能进行定点探测的地面观测网,或是分布稀疏的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在监测台风上都各自存在着局限性。”杨军说,自从使用气象卫星之后,全球地区的台风都能监测到。
在组网能力提升的同时,我国气象卫星的技术水平、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应用能力等都有了重大突破,部分性能指标超过国际在轨卫星先进水平。杨军介绍,目前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实现了双星观测、在轨备份,观测时间分辨率由每小时一次提高到非汛期半小时一次、汛期每15分钟一次,在应急情况下可加密到每6分钟一次;极轨气象卫星实现了上午星、下午星组网观测,全球观测时间分辨率从12小时提高到6小时,有效提高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回顾气象卫星事业走过的10年历程,杨军颇为感慨。他说,“过去10年,是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组网能力、观测能力不断提升的10年,也是业务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的10年。”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气候和气候变化、数值天气预报、农业与生态监测、全球灾害事件监测、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各个方面,投入产出效益比超过1:40,在北京奥运会、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上海世博会以及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防范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由于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平均是400人到600人,而本世纪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于台风造成的人员死亡减少到几十人。
杨军表示,今后我国将逐步实施风云二号03批、风云三号02批、风云四号卫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等重大工程,气象卫星的应用能力和效益将不断提高,在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