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阳: 生态促发展 发展保生态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贵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10年来,贵阳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绿色工业,生态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化格局渐显。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里。

在云贵高原的东部,一座“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生态文明城市正迅速崛起。

近年来,贵阳市按照“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总要求,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过去5年,贵阳市相继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首批低碳试点城市、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物质是基础。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告诉记者:“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回到原始状态,并不是不发展经济,而是要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贵阳市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做大做强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成效明显。依托良好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贵阳市把旅游业作为三次产业的龙头产业来发展。2007年,首次推出“避暑季”活动,以此为载体,将全年的旅游活动整合,逐步形成“中国避暑之都”品牌。2011年,贵阳市接待游客5250.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03%和43.76%。

围绕打造“中国夏季会展名城”的目标,贵阳会展业近年来声名鹊起,荣获了“中国绿色会议城市”、“年度最佳会展城市管理奖”等奖项。仅今年上半年,就举办各型各类展会150个,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2亿元。

以循环经济为抓手,贵阳市的二次产业也取得了规模、效益双提升。

近年来,贵阳市依托“十大工业园”,重点打造装备制造、药业等六大特色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工业,做好资源精深加工,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偏重向轻重协调、产品结构由初级向精深转变。

在农业发展上,贵阳市围绕畜、禽、蛋、奶、菜、果、茶、药、花、烟等十大产业,初步建成了一批资源利用效率高、产业优势突出、生产过程无公害、产品效益明显的生态产业生产基地。

建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是龙头。早在2008年2月,贵阳市就明确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准则,并在同年4月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法规、监督体系。

此后,贵阳市又先后完成了《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严谨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

2010年初,贵阳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纳入法制轨道,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城市的载体。2007年以来,贵阳市加快市域快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完成“3条环路16条射线”骨干路网建设投资330多亿元、市域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105亿元,先后建成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北京西路、机场路、黔灵山路、水东路等一批骨干市政道路,现代绿色综合交通系统初具雏形。

交通的发展,使原本分散在各山区之间的城市片区逐渐连成一片。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贵阳城区面积扩大到2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展到123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也得到释放。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和甲秀南路的建设,唤醒了花溪区的发展潜力,金石产业园、高校集聚区、花溪国际汽贸城、石板物流园等正迅速崛起。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等一批工业园区快速发展。

生态优势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贵阳市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该市通过创新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组建了“两湖一库”管理局,集中履行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贵阳市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合成氨尾气生产液化天然气,既减少了合成氨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又为公交车提供了清洁燃料。

贵阳市还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强化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对未通过审查的项目,拒不审批。据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最近3年,该市每年拒绝的“两高”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民生是发展的根本,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贵阳市以“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十大民生工程”为载体,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