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防科技大学:走军民融合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争平 新华社记者 王经国

天河一号、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北斗一号……一批批代表高新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

20名两院院士、224人次国家和军队重大人才、数以十万计军地通用人才……一个个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这里培养。

饮食保障社会化、营房保障社会化、医疗保障社会化……一系列现代后勤改革成果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积极推进科技强军战略,自觉融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式科学发展道路。

把国防科技进步和创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

2009年10月29日,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长沙亮相。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短短3年内被应用于石油勘探、生物医药、气象预报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把国防科技进步和创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催生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北斗一号”等一大批备受欢迎的军民两用高技术成果。

在震惊全国的周克华抓捕行动中,学校的高科技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沙,警方为了获取周克华的信息,调取了大量视频。“当时光网吧视频就达300多万份。”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谢剑斌说,他们使用“海量视频检索系统”,很快确定周克华无伪装生活视频。“如果单靠人力,几百名警员可能需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完成”。

科技创新始终是国防科技大学努力的方向。近年来,他们把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到与企业的合作中,推进科技成果共享转化。

“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固态硬盘核心技术,开发生产的固态硬盘被广泛应用于行业存储、商用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领域。”湖南源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吴旺南说。

“军民融合式并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全方位、全要素、全系统有机结合。”国防科技大学政委王建伟说。

全方位多渠道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国防科技大学充分利用社会优质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赴国外一流高校开展招聘活动;邀请名师讲座;从国内知名高校引进高学历人员;在牛津等海外名校建立留学基地,遴选优秀人员出国留学……

2009年以来,学校有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增214人次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和军队重大人才计划。

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国防科技大学,积极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和急需人才。

1984年以来,学校为湖南省培训1300余名县以上领导干部。2001年,学校作为全军唯一一所院校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为地方培养的700余名研究生,就业率近100%。”学院工作人员钱程东说。

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建设中,学校借助企业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军民科研强势团队。

学校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起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培训军地学员,共同研究、讨论技术转化、技术引进。

“目前已获得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彭超义说,这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学校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校为军服务能力。

“实践证明,军民融合式发展已成为国防科技大学开放式办学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中科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说。

多形式社会化保障拓宽现代后勤建设新天地

走进国防科技大学食堂,不同特色的主副食琳琅满目。“中餐有60多个品种的副食和10多个品种的主食,而且价格不贵。”国防科技大学军需与管理处副处长李智中说。

为让学员吃得可口、吃得营养,国防科技大学将原来的44个学员食堂撤销合并,先后引进中铁快餐、石家庄千喜鹤等10多家地方餐饮公司服务保障。

“社会化保障后,减少用工200余名、节约人工开支200余万元。”李智中说。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以融合促转变,以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化后勤建设之路。

在营房保障方面,他们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工程建设,建成了集经济适用房、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科大佳园小区。在医疗保障方面,构建了医疗、管理、服务三个数字化平台,医疗信息化建设迈上快车道。

此外,他们引进大型连锁超市,协调公交公司增设公交线路,建立储蓄、邮政、票务等服务中心……官兵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走进国防科技大学,山水林木相映生辉,现代化办公教学大楼鳞次栉比,让人感受到现代校园的浓郁气息。

“通过开展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大学不仅走出了一条为富国强军做贡献的路子,也走出了一条加快创建我军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子。”王建伟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