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耀太空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回眸
本报记者 曹红艳

从“神一”到“神九”,从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一次次将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标记在浩瀚太空。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以来,20年不懈探索,成功发射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国家。20年来,那一个又一个超越梦想的历史性跨越,堪称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非凡壮举。

自主创新托举神舟巡天

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凭着这种勇气和精神,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变成了人间奇迹

1992年,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时,世界航天大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行进了40年。此时,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虽然起步晚,但不能照抄,要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从而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中国的飞船一上天,就要和国外搞了40年的飞船比翼齐飞。”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与国外在正式载人之前发射10多次无人飞船不同,中国航天人在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船试验后,就开始了真正的载人飞行。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先进载人飞船水平,迈过美国和前苏联几十年间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直接采用多人多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研制的长征2号F系列运载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在世界航天界独树一帜。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链一号”01星、02星投入使用,建设我国新一代陆、海、天基一体的航天测控网,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的覆盖率由以前的17%提升到现在的70%。

从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97%和99.7%的运载火箭,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船;从“三垂一远”的发射模式,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测控网;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更加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从神舟飞船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到中国首创的N+1的交会对接模式……这一系列中国创造的新技术、新突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跨越。

速度震惊世界,成就闪耀太空。短短9年间,从神五到神九,5度飞天,5次跨越。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出舱行走到交会对接……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再一次向世界证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

团结协作聚成飞天合力

作为集中了众多高新技术的领域,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智慧与能力的制高点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和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都有不小的差距,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航天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既是中国航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载人航天工程提供给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参与其中。

如此庞大的工程系统,都是在高度协作、密切配合中运转。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已送至北京的总装车间。

每次执行飞船发射任务,从国内外的各测控站到海上测量船,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几乎同时启动,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把一道道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北京、酒泉……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有感触地说,大协作,并不意味着“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的配置;“一盘棋”也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荣誉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归零”,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名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管理规定中,这个可以简单解释为“从头开始查找故障原因”的词语被进一步细化为5个步骤,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在执行每一次的发射任务中,各系统、分系统、子系统一次次从头再来,一次次验证分析,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仅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对接机构为例,该机构共有118个传感器、5个控制器、上千个齿轮轴承、18个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为了确保安全可靠,科研部门在对接机构“上天”之前,在地面上进行了上千次对接和分离试验。

正是这种严谨细致,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在神舟巡天中,数千台套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确保了神舟飞船任务的一次次圆满成功。

重大工程磨砺航天英才

我们为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欢欣鼓舞,一批批年轻的航天英才正在脱颖而出

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所感慨的,“最让人羡慕的不是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更骄人的业绩。”

承担载人航天工程关键产品系统研制重任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拥有的400多名各型号任务“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占53%;35岁以下的技术人员超过70%;“天宫一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我相信,依靠这支队伍、这批人才,我们的航天事业一定可以冲到和世界航天大国并驾齐驱的位置。”对中国航天的这批接班人,“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信心十足。

“没有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这样的重大航天工程的研制,就没有青年人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王翔,经过了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的磨砺,几个月前刚刚38岁的他,被任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两大系统的总指挥。

王翔是众多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才代表。机遇、高强度磨炼、大胆启用,一大批年轻人才通过参加重大工程项目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脱颖而出。

27岁的总体室工程师王霄军、飞控软件设计师费江涛、26岁的飞控总调度杨彦波……神九任务中,北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里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引人注目——人们很容易把飞天和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的形象画上等号。青丝、白发,往昔、希望。20年光影散落,岁月可以在悄然间转换容颜,但中国航天人心中那一脉相承的精神始终未变。

“每个航天人,都是载人航天事业的螺丝钉;而载人航天事业,又是祖国这艘巨轮的螺丝钉。”神九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成为这批年轻航天接班人的生动写照。而这种精神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转化为中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