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郑州市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从2003年的“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到2007年的“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工业增加值从500亿元到1000亿元的跨越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超过20%。“十一五”期间,郑州进一步发挥中部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找到新支点,实现了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浩浩郑东,一座新城崛起;郑开大道开通,一路牵起两座城市;快速公交便民,京广快速通车,带给市民出行真正的便利;申遗成功,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添名片;地铁1号线开建,郑州人终于圆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终获殊荣……
这10年,是郑州经济跨越发展的10年。
2003年郑州GDP达到1060亿元,正式跻身“千亿元方阵”。自2006年以来的6年间,郑州GDP接连跃升几个台阶:2006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0年顺利晋升“4000亿元方阵”。看似几个平常的数据,对于郑州而言,其中蕴含的意义却非同寻常。从1000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郑州仅用3年,从2000亿元飞跃至3000亿元,时间缩短至两年。从3000亿元飞跃至4000亿元,也仅用两年。
一系列数据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郑州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寻求超越的志气,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点滴细节,又生动地折射出郑州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时代风采。
10年来,郑州市紧紧抓住中部崛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郑州都巿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发展目标,努力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刚刚召开的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建设“三大主体”的工作思路,明确今后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南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着主城区,巩义、新密、新郑、登封4个卫星城簇拥,27个新市镇、183个新型农村社区、56个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星罗棋布。
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等6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和汽车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两个五千亿级产业基地,就像两个龙头,带领郑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现代服务业七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一枢纽十中心”浮出水面;新型农业现代化再谱新篇,都市型农业集群顺利发展。
在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建设上: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全覆盖、无缝隙”,郑州每一寸土地上发生的责任事故都能找到责任人,经济发展环境稳定、有序,群众生活环境和谐美好。
我们相信,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未来一定更美好,社会更和谐,城市更宜居,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