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自主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下 科学的种子
□ 佘惠敏

“期盼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热爱科学,并将科学作为人生选择。”

“希望青少年们攀登世界高峰,为国争光。”

“少年强则国强,愿你们成为明日强国之栋梁。”

……

这是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分营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梅宏、王乃彦、林群、王浚、吴岳良、戴汝为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江亿、汪懋华、洪涛、胡正寰院士等十位院士对营员们的殷切寄语。

与院士们的殷切寄语相对应的,是那些在科学营里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在充满文化气息的高校校园中,在摆满尖端仪器的前沿实验室里,在神奇绚丽的科技场馆内,少年们的创新精神得到鼓励,科学兴趣得以激发,科研志向开始萌芽。

科学营活动期间,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曾代表41所承办高校宣读《高校联合倡议书》,向全国所有高校发出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普及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立志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倡议。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整体科学素质,决定着我国长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陈吉宁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科学的种子撒播在每个人心间”。

值得欣慰的是,本次科学营活动不仅将科学的种子播入参加活动的5000名少年心间,还将通过他们带动他们周边同学的科学热情。

“相对于全国那么多中学生来说,5000人的名额还是太少。所以我们特别重视地区分布的均衡性,在5000名参与活动的高中生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占了六成,”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蒙星说,“而这次的北京科学营,也特地给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留了20%左右的名额。”

科普是篇大文章,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两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各大高校,平时的节假日能否多留些开放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其科普资源?这次科学营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专家能否编进科普人才库,经常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

我们期待着,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普活动,科学的种子可以播撒到每一个公民的心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