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市场多元化
孟 飞

前不久,多家知名电商掀起又一轮价格战,线上线下一片“打折”声,引得无数消费者蜂拥而至。抛开营销战略不谈,这其实是流通领域中实体与虚拟两种业态竞争的缩影。

过去1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商业十分繁荣。目前已经形成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折扣店、仓储商店、网络零售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局面。

多业态的背后是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消费需求的空间,提升了消费需求的层次。同时,多业态的流通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随着商品交易市场数量的持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好地发挥多业态优势成为当务之急。这意味着,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势在必行。在流通业多种业态竞相发展的当下,要积极发挥相关投资的促进作用,用好促进消费的政策,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破除各种业态竞相发展的障碍。

在多业态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消费市场不断细分的需求,更需要将品牌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品牌中凝结着诸如服务、产品质量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等元素。这就要求各类大中型超市、购物中心、连锁经营的专卖店、专业店等不同经营业态,不仅要给消费者提供规范的售前售后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经营模式也要更贴近消费者。

发挥多业态发展的优势,离不开各种经营业态的相互融合。商品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是综合的、多样的,各种业态也各有特长。所以,多种业态更需要相互依托,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