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管理权交给群众
——记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管委会主任、百步亭集团总裁王波
本报记者 郑明桥
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周仁光(左)、文化兰(右)夫妇和王波交谈。
老两口说,多年来,王波不仅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活,而且还像女儿一样,成为他们最贴心的人(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眼下,湖北武汉基层民主建设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推广居民自治“六步法”:社区大事居民提案,恳谈会商讨,参事会制订规则,公告社区听取意见,社区专家审定规则,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六步法”来自百步亭社区,起源于2001年的一场“狗权风波”。当时一个学生写信给百步亭社区管委会主任王波,说社区的狗比孩子还多。这期间,狗咬人的案例也在增加,居民强烈要求下达“禁狗令”、“打狗令”。爱狗人士急了,纷纷打起“维护狗权”的旗号。

王波早年在大学教书时,是公认的形象美、教态好的老师。到社区工作,遇上火爆场面,她总能笑盈盈地应对,“放心吧,大家一起想办法。”

一份份问卷从8000多个家庭收回,占当时社区家庭的多数,王波拍板,可以立案。其后的恳谈会,王波让大家畅所欲言,一次、两次、三次,恳谈无法达成共识。有的管委会干部焦躁起来,觉得这个程序走得差不多了。王波不同意,她认为,这次用民主方式解决问题,落脚点是居民自治,怎么自治群众没有经验,所以工作要做充分。大小恳谈会又接着开了10多次,脸红脖子粗的少了,站在极端立场上的少了,更多居民思考和拿出可行的办法。

在分歧不断缩小的基础上,宠物公约拿到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投票表决,几乎全票通过。早7点之前、晚7点之后为遛狗时间,遛狗配狗链,主人自带塑料袋处理狗粪便,这种景象延续至今。

对于这件事,王波在管委会是这样小结的:中国农村传统的“村规民约”,第一次移植到武汉社区,前后花了8个月时间,管委会坚守了居民自治原则。

2003年,市里为拆迁户还建,百步亭集团在社区新修4栋楼房,打桩机一响,部分居民投诉。王波组织召开居民与开发商恳谈会,双方意见相持不下。一方说,打桩白天进行没有违法,一方说,老人、病人、在家轮休的职工受不了。

作为百步亭花园社区管委会主任的王波,恰又是开发企业百步亭集团的派出干部,此事一下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是社区群众选出来的,我要对群众负责。”恳谈会一散,在王波建议下,开发公司当夜召开专题办公会。她在会上说,“大街上写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如果在城市建设上人民没有话语权、管理权,这口号就是空话;百步亭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如果不把群众呼声当第一信号,早晚被淘汰。”

“改!”集团董事长茅永红果断决策,将夯扩桩改为静压桩。

还是噪声扰民,今年,王波碰到一个更大的挑战。社区倡导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居民自发形成了众多的表演团体。其他倒也无妨,唯独歌曲表演者兴致不断升级,每唱必有管乐助阵,且自配音箱、低音炮,往往是“社区歌星”开唱,众多“粉丝”打围。居民饱受歌曲“轰炸”,要求取消铜管乐和音响设备的投诉不断,“歌星”、“粉丝”们则坚决捍卫“发声权”。

天刚亮,王波便去“阵地”与歌迷们协商;天黑后,她又上投诉的居民家商谈。如此往返近百次,事情得到缓解: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原有商铺换成文艺活动室,部分歌咏爱好者由室外移至室内。大音箱换成音量不超标的小音箱,换箱费用管委会支付。事情还没完,大多数居民满意了,可仍有居民嫌吵。管委会同意王波的意见:此事观察半年后,二次交群众议决。

百步亭社区作为先进典型,中央和地方媒体做过数以百计的报道,许多经验已走向全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