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资优化——结构更合理
本报记者 林火灿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国有经济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和国有投资的结构比例趋于优化,外商和港澳台商企业投资总体呈现较快增长。

民间投资备受重视

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撬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受到重视。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投资商贸流通产业,参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和社会福利事业。此后,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于促进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07年起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5年间累计完成投资629228亿元,年均增长29.2%,增速比同期全部投资高4.3个百分点;2011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3%,比2007年提高7.8个百分点。

国有投资平稳增长

国有经济投资肩负着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发挥投资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等多重使命,在国家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资本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国有经济投资总额虽然保持平稳增长,但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出现了回落态势。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国有经济累计完成投资463305亿元,年均增速为19.7%;其中,2009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速高达42.9%,为保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有经济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8.8%,比2002年回落了14.6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反而带来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其他经济成分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分担了原来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更有利于国有企业全身心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国有经济在保持投资总额平稳增长的同时,投资效益也有所提高。

外资投资总体增长

10年来,外商和港澳台商企业投资总体呈现较快增长,2003年至2011年累计完成投资111413亿元,年均增长25%。2003年和2004年外商和港澳台商企业投资高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42.3%和41.9%;2005年至2007年进入平稳增长时期;2008年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大幅回落,2009年仅增长0.5%;此后进入恢复期。2011年外商和港澳台商企业完成投资18798亿元,增长15.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比2002年回落1.9个百分点。

资料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方式呈现多样化。我国稳步实施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促进境内证券市场开放。

此外,外商投资产业构成日趋改善。2011年底,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提出,要将高端制造业作为鼓励外资的重点领域;鼓励外资投资到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积极主动调整利用外资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