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眼下,秋粮生产正进入关键时期。今年以来,一些地区出现极端天气,部分地区病虫害较为严重,抓好秋粮的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确保秋粮有好收成。近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秋粮主产地区调研秋粮生产情况。从今天起推出“走田间 看秋粮”专栏,刊发记者来自秋粮生产一线的报道,充分反映各地积极抓好秋粮生产,加强田间管理、战胜病虫害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
初秋的川蜀大地,沃野染金,稻浪滚滚,水稻收割正从南到北、从东向西相继展开。
“今年秋粮丰收不成问题。”8月28日上午,在四川广汉市连山镇乌木村,大片水稻在微风中泛着金色的涟漪,种粮大户黄明水喜滋滋的一句话,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今年54岁的黄明水是个老庄稼汉。起先就种着自家几亩承包地,2001年黄明水把村里改造的60多亩低产田全部承包过来,经过几年摸索,逐渐积累了经验,种植规模也从上百亩扩大到1200多亩,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种粮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黄明水说,这么多年他只种粮食,冬种小麦春种水稻,种粮的酸甜苦辣都尝过,如今是越种越有甜头。除了国家有种粮补助,现在种粮不再靠人力,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收粮的时候更方便,从粮站、粮贩到加工企业和订单收购都有,卖粮一点不担心。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亩地平均600元承包费,把各种成本除去,能净赚400元左右,“种粮还是有赚头。”说到这里,黄明水告诉记者,今年夏粮他总共收了500多吨,丰收了。眼下水稻已经成熟,从长势来看比去年还好。按照经验,粮食产量大局基本定下来了。
种粮大户丰收了,小户也同样不差。广汉市连山镇锦华村村民李远清老两口才种了一亩半口粮田,再过一星期就要收割了,李远清估摸着能打下1900多斤稻谷,比去年还高。记者问他这点田为啥不承包给种粮大户算了,李远清呵呵一笑:自己平时就近打打工,这点田也不用费多大事,“再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他看得很明白。
广汉市农业局局长胡智对当地村民“手中有粮”的感情有自己的理解。广汉是平坝区,历史上就是产粮重地,农民对粮食有天然的感情,而且种粮食相对种其他经济作物更省事省力。当地政府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种“优势”,不仅在机械化耕作方面下力气推广,更在种粮机制上下功夫改进,鼓励大户带规模户、规模户带小户、专业合作社全程服务等方式推动粮食种植。目前广汉30亩以上的规模户有100多户,全市14万户农民,种粮户超过12万户。
广汉农民对粮食的热爱,带来了当地粮食的连年丰收,也成为四川省粮食生产的一个生动缩影。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四川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将迎来连续第6个粮食丰收年。除了确保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主要靠的是政策扶持和科技增产,“四川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已达85%,说明科技增产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了。”
下一步,四川还将在机制创新上采取更多的促进办法。针对人均耕地面积少等情况,四川将进一步推广种粮适度规模经营,吸引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