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锁超市:创新经营扩内需
本报记者 李予阳

10年来,我国连锁超市完成商品销售额从1400多亿元增长到6400多亿元,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为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10年前,山西省太原市的金根虎在社区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因为贴近百姓的生活,便利店很受欢迎,在当地创造了销售奇迹。如今金虎公司在阳泉、晋中等地设立了分公司,越来越多的人加盟开店。金虎连锁店在社区找到了大市场,不仅卖日用品,还提供收发邮件,代订生日蛋糕、贺年卡、书报,代购鲜花,干洗衣物,存车打气等服务,成为社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连锁超市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10年来从数量、规模、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杨青松对记者说。连锁超市被称为现代化、体系化的“流通革命”,主要采取统一配送、统一供货、开架售货,顾客自选的经营和销售方式,是适应大量消费、大量销售、大量流通的新型零售流通手段。

据介绍,我国连锁超市10年间门店数增长5倍多,营业面积增长3.5倍,近4000万平方米;从业人数增长2.3倍,达94万多人;商品销售额增长近4倍,目前规模近6500亿元。10年中,连锁超市商品销售额大部分年份保持两位数增长,部分年份增幅超过30%;门店数增幅比较明显,部分年份超过40%;营业面积大部分年份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结构上,经过10年发展,除了大卖场等大型连锁超市仍然占比较大,其他的生鲜超市、精品超市、社区超市等都是内资连锁店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连锁超市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也更加便利、多元。连锁超市的发展,见证了10年来我国城乡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所取得的成就。

向社区延伸

10年来,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内资连锁超市不断创新,百花齐放、亮点纷呈,大大拓展了社区消费空间

在不少城市的社区,可以看见一个个社区便利店。这些社区店铺,为百姓提供着便捷的服务。晚上10点多,北京“好邻居”便利连锁店永安路分店里仍然灯火通明,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店长曹华说:“每天晚上8点到12点是营业的高峰期,大超市关门后,我们的客流量就明显增加。”别看这家便利店只有不到5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货物种类却达到了2200种,冷藏食品、烟酒饮料、百货等10大类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能找到。社区便利店弥补了大卖场、购物中心等在营业时间上带给消费者的不便,体现了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特色。

作为以所在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超市形态,社区超市在商业业态上介于大型综合超市和中小便利店之间,起到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的作用。由于中国老百姓在食品消费上喜欢多样化和新鲜食品,社区便利店设于居民小区,它的方便快捷更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机动,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多种社区服务的载体,如卖火车票、订餐、代缴水电费等。因此,社区超市一出现便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从而开拓出了一片大市场。

向农村拓展

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在我国农村市场快速发展,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逐步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

河南省淅川县寺湾镇鹁鸽峪村是一个深山村,过去村民购买生活用品要过丹江、翻大山到10公里外的集镇上,往返一次需要一天的时间,遇到雨雪天气出不了村,连油盐酱醋都吃不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后,超市进了村,满足了村民的购物需求。

2005年以来,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到农村延伸流通网络,把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方式送下乡,让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在农村扎下根。超市下乡和随后实行的农超对接促进了城乡双向流通的蓬勃发展,出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新局面,形成城乡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许多农家店还针对农民消费特点,增设了农村市场必需品,经营自行车配件和雨靴、胶鞋、草帽等农村传统适销产品,满足了农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所需商品,“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的购物模式得以改变。

一批流通企业也在农村找到了发展壮大的新路子。江苏苏果超市60%以上的门店扎根县域,经营的品种中70%为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销售规模中一半多的份额是在农村实现的。湖北富迪公司则通过加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一个地区性企业发展为员工9600多人、门店500多家、年销售额23亿元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苏果和富迪代表了中国零售业特别是便利店企业开始向中小城市战略转移的趋势,其中不少选择走向农村,试图通过错位竞争来实现新的增长,同时给农民送去了实惠。

截至2010年底,全国连锁化农家店达52万家,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年销售额近3000亿元。

向高端迈进

近年来,一些定位高端消费者的精品超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一线城市出现,并逐渐向石家庄、郑州、武汉、合肥等中部城市延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总体上看,高端超市的门店数量不多,具有10家门店以上规模的只有少数几家。再加上部分百货店下设的精品超市和单体精品超市,大致估算,全国(大陆地区)不超过250家,这只占全国超市门店的千分之六。

虽然数量不大,但高端超市的影响却远非一般超市可比,每增加一个新的品牌,甚至每个原有品牌新开一家店,都可能触动市场的神经,成为业内人士观摩、考察的对象。而每关闭一家高端超市门店,也会引起业内广泛讨论。

杨青松表示,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高端超市的发展是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高端超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