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农”发展——城乡新格局逐步形成
本报记者 陈学慧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我国城镇化稳步健康发展,城镇化率到2011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3%。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

小城镇建设大提速

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39.09%,到2011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3%。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表明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也表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既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体育馆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这个江南小镇,还建有设施完备的乡镇社会福利养老中心、1200平方米的儿童早教中心。“姚庄要建小城市,幸福生活同享受……”姚庄镇将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宣传标语编成了快板。2010年12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小城市培育试点。一年多来,27个试点中心镇发展迅速,小城市的雏形呼之欲出。

近年来,各地在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引导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既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

在东部沿海地区,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和现有中小城市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既可以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又能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还可以避免一些特大城市过于膨胀造成的“城市病”。而在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人口城镇化正当时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12月发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对农民工的作用做了这样的表述。2011年,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2年增加10755万人。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资源量会相应增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小城市及城市群的崛起,还是小城镇的迅猛发展,最为强调的是“规划引领”和“以人为本”。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更多农民融入城市

推进城镇化,需要有活力的劳动力群体在城市生产生活,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努力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

这其中要处理好两端的问题,一端是在城市,如何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另一端是在农村,如何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问题。解决这两端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在城镇化中逐步解决进城农民户籍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稳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问题;在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间节点上,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将会有更多的农民,作为城市的建设者,融入到城市中,共享发展成果和城市文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