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汽车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车企的艰难转身
童 娜

2012年,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充满困难与变数的一年。从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车企上半年产销数据来看,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呈现明显的逐月下滑趋势,且每月情况均低于上年同期;同时,相比合资品牌,今年本土企业对市场明显信心不足,与过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各品牌少有新品上市,一些车企甚至是采取新品“零投放”战略,更多车企则默契地选择了推迟既定产品投放策略,目的就是进一步观望市场,伺机调整。

事实上,市场的低迷,恰恰给予自主品牌车企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众所周知,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第一个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搭了一段不短的“顺风车”——在多方政策合力推动,新兴市场潜力巨大的利好环境下,多数本土企业赢得了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快速跨越了百万辆台阶,甚至踏上400万辆的征途。

但是,快速超常的发展,带给企业的未必只有喜悦。很多车企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感到了跟上车市发展节奏的力不从心;越跑越快的惯性,也使得他们很难收住脚步;近两年,在采访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在各个方面积聚着爆发的力量。但迫于市场形势的一致看好,多数企业还是保守地选择边奔跑,边调整始终无法慢下来的脚步,使得现在突然降速的市场带给他们急速跌落的失重感。深度调整便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我们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今年自主品牌车企的话题如此之多。尤其是近日,有消息称,不久前刚卸任奇瑞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并重回质保部门的奇瑞副总经理马德骥,已经向公司递交辞呈并获得通过,将离开奇瑞。而在6月底,记者刚刚收到来自奇瑞方面的确认,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马德骥不再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但仍是奇瑞公司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质保部。”作为奇瑞创业的核心人员,马德骥的离开也给业界留下了许多的思考。

应当看到,自主品牌车企的人事变动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两年,变动不断。去年8月,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离职。而正是他带领着这个年轻的企业,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均取得近100%的增长。今年2月,原华泰汽车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华泰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侯海靖辞职,这距离他2011年7月上任与媒体见面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现在,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军汽车企业,奇瑞内部也在经历一场从未有过的人事变动。

尽管我们现在无法得知更多确切的消息,但对于一直在寻求转变的奇瑞而言,过快地追求速度和规模对于一个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企业确实是存在风险的,此时的调整是企业战略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尽管付出的代价会很大。所有的人也都清楚,提升销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个销售老总的离职,或者新销售高管的接任,对于扭转一个企业销量下滑的趋势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今年提出了“突破利润瓶颈,打造体系竞争力”的战略,内部称为第三次创业。分解这两个目标战略,恰恰命中了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两个短板——利润和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奇瑞正在尝试用新的思路,来解答困扰整个国内汽车产业的难题——如何加速转型调整,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收拳是为了更好地出击,但愿奇瑞能够尽快为自己,为整个产业界找到一个充满希望的答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