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张援南
“民生工程改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这样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幸福的生活。”家住安徽省铜陵市滨江花园45栋504室的市民罗殿云高兴地说。
她向记者仔细介绍了民生工程给她带来的实惠:今年5月,告别低矮阴湿棚户区,罗殿云申请到一套50平方米的滨江花园保障房。由于没有稳定收入,又独自带着上学的儿子生活,每月256元的房租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7月21日铜陵市举办的“民生工程面对面”大型广场活动现场解决了她的问题。按照铜陵市给予保障房经济困难户40%到90%不等的租赁补贴政策,罗殿云每月可享受230多元的租房补贴,自己每月只需付25元的房租,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民生工程实施什么项目?实施效果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近年来,铜陵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向群众问计求策、听群众真实评价,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民生工程建设中,做到项目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掌握,效果由群众评议。“我们把这叫做‘百姓点菜’、政府买单。”铜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必胜说。
铜陵市有不少市民喜欢爬山晨练。一些中老年人爬山还带着收音机,很不方便。于是,10位市民联名写信,希望能在他们经常晨练的一座山上架起广播。这个建议经评议后被采纳,并作为2010年铜陵市“广播落地”市级民生工程。现在,不仅市区的螺蛳山广场、天井湖公园等公共场所开通了广播。铜陵县、开发区等外围公共场所今年也能听到广播了。
社区文化场所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一体化、农村学生乘车安全工程……铜陵市在安徽省政府确定实施31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征集群众合理化建议,按照“好中选优、需中选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惠及多数、务求实效”的原则,全市新增民生工程17项,今年共组织实施48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将超过11亿元,民生工程项目总数和人均财政民生支出居全省首位。
去年,铜陵市将城乡居民养老一体化作为市级民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今年实现了城乡养老金标准统一发放,并将“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列入敬老民生工程,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享受30元至200元不等的高龄补贴,并实现了城乡一体、标准一致、统一集中发放全覆盖。铜陵县犁桥村91岁的胡永南老人收到上半年360元的高龄补贴时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拿到国家补贴,我要好好活着,多享受幸福生活。”
与胡永南老人同样感到民生工程给自己带来实惠的,还有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朱立君。2010年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朱立君受家乡创业政策的吸引,自己创办了乐之家钢琴音乐工作室和戴拉高级美甲会所。从未创过业的她,免费参加了铜陵市举办的相关培训课程,并申请获得了40万元免息小额贷款。凭着这笔扶持资金,朱立君在全市美甲市场迅速拓展,仅仅两年时间会员就达300多人。去年,她参加铜陵市首届青年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创业组第三名。
如果说以创业带就业是铜陵市今年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那么,棚户区改造则被列为“一号民生工程”。
为保证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铜陵市除了建立民生工程民主的项目选择机制外,还建立了民生工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完善的项目管护机制和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市里还建立起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民生工程所需资金由财政足额安排,不留缺口。在项目推进中,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实行民生工程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坚持一月一公示、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考评、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整改,并开展大走访、视察督查、问效评价、民意调查等活动,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仅2011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就走访城乡居民2225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