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价格杠杆撬动绿色增长

近些年,我国价格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是,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建立多用者多付费的阶梯价格机制,不仅有助于推动节能减排,更有助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撬动绿色增长。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用价格杠杆撬动绿色增长。

阶梯电价刚刚实施一个多月,阶梯气价又将试水。最近有报道称,江苏南京、无锡等地正迎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密集期。建立多用者多付费的阶梯价格机制,不仅有助于推动节能减排,更有助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撬动绿色增长。

环境污染如何遏制?绿色增长如何实现?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于成立3周年之际,在《辩证看 务实办》大型理论宣传片中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用价格杠杆撬动绿色增长”是众多建议中的最大亮点之一。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信号灯”和“风向标”,是调节市场供求的有力杠杆。近些年,我国价格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是,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我国能源资源短缺,主要能源资源中,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铁矿石、铜矿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即使是相对丰富的煤炭,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等一度趋紧,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保障供应的难度,资源与环境正日益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然而,能源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使得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然偏高,能源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路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惠泽子孙后代的紧迫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实现绿色增长,既需要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更要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来优化资源配置,还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国内外经验也都表明,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往往会在无形中助长高耗能,加剧供需矛盾,从而对实现平稳有序发展构成阻碍。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用价格杠杆来撬动绿色增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之举。

近年来,我国实行差别电价、脱硫电价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提高烟气脱硫机组上网电价,火电企业改造工艺、安装脱硫设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十一五”期末,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装机比重由2005年的17%增加到86%,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减少了50%。随着各类价格杠杆作用的逐步发挥,我国节能降耗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据统计,与2002年相比,201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12.9%。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近20多年来第一次低于8%。与此同时,CPI涨幅逐月走低,7月更是回到“1时代”,与去年相对高企的物价指数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物价,为进一步改革预留了空间,也为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提供了有利时机。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天然气只是第一步,其他很多资源性产品也都面临着类似问题。实现绿色增长乃大势所趋,有关各方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更多地运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推进能源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只有这样,各行各业、每个社会成员才能真正获得追求绿色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才能更快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 (本文执笔:马志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