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邮政员工—邮政与农民越来越贴心
马瑞琴口述 本报记者 刘晓峰整理
邮政员工马瑞琴

马瑞琴,33岁,1999年3月进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邮政局工作。13年来,她由基层投递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经营管理骨干,现任辉县南寨邮政支局支局长。马瑞琴先后被河南省邮政公司评为“明星支局长”、“先进女职工”。

邮政是社会公共服务性行业,在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背负的责任

南寨支局是深山区的一个支局,由于位于太行山脉的两省四县交界处,所以肩负着繁重的邮政服务重任。在我们局,再小的事,只要农民有需求,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到最好。

南寨镇东邻河南安阳的林州市,西接山西的陵川县和壶关县,距离县城45公里,是辉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支局的服务范围有南寨镇和沙窑乡两个乡镇,共37个行政村、259个自然村,大部分都坐落在半山腰,服务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进邮局之前,我对邮政了解不多,感觉邮局就是寄信、送报纸的地方。其实,投递工作是最艰辛的活儿,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把邮件送到老百姓手中,往往要风雨无阻。

1999年3月,我进辉县邮局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投递员,那时我穿着邮政绿的标志服,骑着“二六”邮政车,负责替班投递邮政局附近的段道。当时辉县县城的路不太好,雨天要拖着一身泥给客户送报送邮件。记得一个雨天,给一位订户去送报纸,订户一开门,一条狗猛地窜出来朝我的腿上咬了一口,幸好是冬天穿得厚,才没伤得太严重。

在县城里投递都已经很辛苦,就更不用说在南寨的山区投递了。我们支局的投递员夏天要冒着酷暑,冬天要顶着寒风,常年累月奔波在山路上。除了给老乡们送信件、包裹和报纸,有时候,还时常应老乡的要求,给他们捎带些日常生活用品。

我特别希望能够为乡亲们的发家致富助上一臂之力。王运喜是沙窑乡中腊江村的养殖户,为人厚道朴实,去年开始从事饲料经营,经常去我们支局办理转账业务。看他每天很辛苦,我就给他申请了一部邮政“商易通”转账电话机,每天24小时不用出门就可以进行转账。从那以后,他每次见到我们脸上都会露出笑容。今年6月,由于雨水较多、空气潮湿,他的转账电话出现了两三次问题,我和支局人员不厌其烦地上门去给他维护,在系统升级后,我还专门教他用转账电话完成手机交费、信用卡还款等新业务,他十分感动。

不仅仅是王运喜一个人,每位客户我们都是这样用心服务的。能让老百姓通过使用我们的业务而获得很大便利,我从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我们农村支局是邮政服务的末梢,员工只有10人,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的邮政业务支局都全部开办。从2002年开始,省邮政公司在全国邮政系统率先实施专业化经营,邮政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业务经营范围由我刚进局时的信函、包裹、汇兑、发行等传统单一的邮政业务,拓展到涉及文化产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业流通等多个领域上百种邮政业务。业务多,就意味着给老百姓提供的服务多。除了企业要求的规范化服务,我对营业员、投递员要求最多的是:只要是来支局办业务,客户再小的事都是大事。

山里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会有很多不便,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各类邮政服务,可以体现一个邮政人更多的价值

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散居于半山腰的农民来说,生产生活中不便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让山里的老百姓享受更好的邮政服务,我们决定走进山里,走到老百姓的家中。

2009年9月,辉县将全市60岁以上农民的养老金交给邮政代发。想到这既是政府的嘱托又是农民的期盼,我们南寨支局更是在服务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将局里印制的“致参加新农保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张贴于全镇各个行政村和自然村,告知农民朋友养老金存取的注意事项。支局全体人员还带着业务宣传手册,走进千家万户,广泛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

由于新农保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许多人不知道怎么用存折、密码,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支局营业员和大厅服务人员就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为他们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南寨镇最偏远的村庄是蒿地掌村,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山路崎岖不平,老年人出来取款很不方便。我就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每2个月到村里为老百姓发放一次养老金。我不敢开车走那样的山路,就让投递员骑摩托车带着我去。每当我和支局的同事来到蒿地掌村时,这里的老百姓就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80多岁的老支书元加其经常对我们说:“我活这么大年纪了,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好服务。”

2009年,县局给各农村支局配备了电影放映设备,全县各个支局开始利用晚间到村里放电影。放电影之前,我们先放个邮政服务宣传片,里面有各种邮政业务介绍,也有农技知识,同时也宣传邮政新开办的一些便民业务,如村邮站的设立、预订火车票、预订飞机票、助农取款业务等,我们南寨支局到全镇各村挨个放了一遍。

农村支局面对面地服务农民,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邮政的信誉。我们必须把每项业务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国家对邮政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优势非常重视。我能明显感受到,邮政企业近些年来在服务“三农”方面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强。作为最基层的支局长,我的职责就是发展好每一项业务,实实在在地让农民获益。

河南是农业大省,早在1999年邮政独立运营之初,河南邮政就率先在全国邮政系统开办了种子邮购业务,将质优价廉的种子配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2005年以来,河南邮政又紧紧围绕农民的需求相继开办了化肥、农药等农资连锁配送业务。由于邮政与种子公司、农资厂家合作,从源头上保证了质量,既解决了困扰农民的假种子、假农药等问题,又利用规模采购和减少运输环节,让农户享受到价格上的实惠。

南寨地处深山区,耕地面积少,所以这项业务比较受限制。每当听到周口、商丘这些地区的同行们把这些业务做得红红火火、得到农民的交口称赞时,心里就很羡慕。我想一定要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业务做起来。

一开始向老百姓介绍邮政配送的农资时,他们都不信任,因为社会上太多假农药化肥让他们产生了惧怕心理。我决定用示范带动的方法,先劝我婆婆使用。在我的劝说下,婆婆勉强使用了邮政配送的玉米种子,几个月后,玉米长得明显比别人地里的好,收成也高了。在身边人的带动下,我们的邮政农资配送越来越受农民欢迎,南寨支局也由最初每年配送几吨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吨。每当看到乡亲们丰收时的喜悦笑脸,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为了解决农村邮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邮政开始大力推进村邮站的建设。为了切实保证邮政服务,企业对村邮站的选择在规模、人员、地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南寨支局服务的2个乡人口仅有2万多,所辖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但村庄大部分坐落在山腰和半山腰,有的村几乎没有人了。这对村邮站的建设带来了挑战。

无论再苦,我也要把村邮站建起来,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邮政服务。我带着支局的同志跑遍了所有村庄,最后建成8个村邮站。现在南寨的乡亲们不仅可以实现收发邮件、报刊订阅等基本邮政业务不出村,还能办理小额取款,缴纳电话费、农电费等各类费用。乡亲们见我就说,你们邮政真是越来越贴心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