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棉农们的期盼
——记河北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
本报记者 朱 磊
8月14日,在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实验室,会长卢怀玉(右)在指导技术人员。 新华社记者 王 民摄

北方的8月,棉花生长进入重要的挂桃期,绿油油的棉田承载着棉农一年的希望。41岁的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在陇间穿行,翻看着植株的叶片,检视着新挂的棉桃,认真的样子像是在欣赏精心制作的工艺品。

卢怀玉已经在这块土地耕耘了整整18年。1994年,刚刚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去国外留学和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辈们创建的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一头扎进了植棉科研、服务棉农的事业。

在他的努力下,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的繁种农场规模由最初的几百亩扩大到8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以棉农为主体的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之一,会员达到6万户,全国棉花主产区的广大棉农享受到服务总会的优质服务。

“棉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的愿望就是我们的责任。”从小在棉花地里长大的卢怀玉最了解棉农的心思。

——“棉农们首先盼望的,是能买到优质棉种。”服务总会就从提供优质棉种做起。在卢怀玉的努力下,服务总会从北京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棉花多个种质资源。经过南繁北育,选育出的12个优良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平均每年向省内外棉区输送优种达到300万公斤。

——“棉农的另一个盼望,是掌握先进的棉花管理技术。”这也是服务总会的主要功能之一。从2002年开始,卢怀玉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和中国棉花协会的顶尖专家组成下乡小分队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讲课,对象就是地地道道的棉农。每年小分队行程都有数十万公里,直接听讲棉农达到3万人至5万人,间接受益棉农达到20万人。

——“棉农的最终愿望,是通过种棉花富起来。”这是卢怀玉最大的愿望。为了让棉花提高产量,他常年在田间地头指导调研;为了让棉花免受虫害损失,他把科研的大部分力量放在了抗虫棉种的研发;为了让棉花卖个好价钱,他到全国各地联系产销市场……到目前为止,“国欣”牌抗虫棉种每年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每亩棉田能够增收150元至200元,可使棉农增收超过5亿多元。

“我们服务总会就是要成为全国棉农的贴心人!”卢怀玉说,“在为棉农服务的过程中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同时也发展了自我,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