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北绽新绿 黄河少泥沙
本报记者 魏永刚
无定河从白于山发源,绵延491公里,到陕西清涧县河口村流入黄河。图为无定河流入黄河的情景。
修梯田是绥德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重要内容。图为机修梯田现场。

编者按 陕西榆林地处黄河中游,人们常用一对数据来描述它:以黄河流域十五分之一面积,为黄河贡献了五分之一泥沙!

无定河是榆林最大的河流,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占榆林一半,跨过8个县区流入黄河,“溃沙急流,深浅无定”。

1983年开始,财政部、水利部把无定河流域列入国家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后来这项工程改名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综合治理持续30年,成为陕西省实施时间最长、投资力度最大的水土保持治理项目。

不久前,本报记者沿无定河8个县区采访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在数百年来以黄土为底色的陕北高原上,看到了动人的绿色。数据显示,无定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近1亿吨,河水平均含沙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每立方米159.3公斤减少到43.5公斤,年输入黄河泥沙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榆林古属塞外。范仲淹曾用“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来描绘这里的景色。今天,塞外的新绿让陕北高原生机盎然。“孤城落日”的荒凉,永远留在了古人的诗句中!

“农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样子”

水保重点建设工程使流域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增加。不少新增农田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耕作

无定河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深刻改变着陕北农业的面貌。靖边县黄蒿界乡贺阳畔村属于朱掌沟小流域治理范围。去年深秋,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推土机平整土地的场景。这次重访,1000多亩平展展的土地上,马铃薯正开着细碎的小花。鱼治文负责管理现代化的支点式移动喷灌设施。他说:“我一个人指挥着就可以浇灌这1000亩地了。”原来这是一片荒沙丘陵,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和现代农业设施的配套,让这片土地的收入达到每亩1万元。当了18年村干部的余治权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回来成立了公司,经营这些新增耕地。我们还将办一个上万亩的农业园区。国家水保重点工程让农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样子。”

坡地改造和梯田治理是水保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无定河流域有137个乡镇、2639个村、35万户,涉及人口160多万。30年来,水保重点建设工程使人均基本农田增加1.2亩。新增农田有不少都像贺阳畔那样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耕作。靖边县的公司经营、清涧县的大户承包、绥德县的园区农业,都是新出现的农业经营形式。正如余治权所说,农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样子”。

水土保持简单地说就是打坝、修地、种草、栽树,这都是为了保住水土、“堵”住泥沙。为了这个目的,榆林人民在千山万壑间付出的心血令人感动。山沟里要筑淤地坝,那是用黄土碾压垒砌的工程;小沟道内,用土夯成拦水土梁,叫谷坊;对于更微小的地块,他们也要利用微地形修筑挡水土坝,仿佛燕子衔泥垒窝,这被形象地称为“燕窝”。就这样一道沟一道梁拦泥蓄水,整面坡、整架山、整个小流域不留空白,千亩点、万亩区,数百平方公里连成片,让无定河流域的许多山沟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榆林市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办公室主任姬晓东说,在30年实践中,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探索出一套综合治理措施,用群众的话说就是“六化”:山顶集雨水利化,陡坡山脚林草化;缓坡地带梯田化,沟沟岔岔坝系化;田间作业机械化,农民致富产业化。

“山顶集雨水利化”,让我们看到,“堵”住泥沙与集水、节水正在小流域治理中并行。米脂县石沟镇党塔村属于孟岔小流域治理范围。多年在外做贩牲口生意的李志宏,2009年回村承包了214亩地。他说,过去每亩地收一二百斤粮食,现在亩产达到一千四五百斤,再加上间种的果树收入,种地很划算。

同样的梯田,流域治理之后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差别?他指着地面露出的黑色管子告诉我们:“滴灌铺设到了每一块地里。山上还修建了集雨池。”田间道路是“集雨设施”的一部分,雨水顺路流进集雨池,需要浇灌时,再通过滴灌设施送到地里。党塔附近小流域治理800多亩地,有300多亩铺设了集雨水利设施。

在绥德县龙湾小流域治理区、在榆阳区峁沟十万亩大扁杏经济林区,我们都看到了这种集雨设施。从堵住水土到集水节水,是无定河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变化。30年来,榆林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建设不仅为陕北高原增添了绿色,而且不断探索水保理念的进步。和过去相比,今天更加注重综合治理,更加注重建设高标准大示范区,更加注重生态自然修复,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预防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资源水利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更加注重全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更加注重现代科学管理。

无定河流域分河源梁涧、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就在这峁梁沟岔和草滩丘陵间进行。沿着无定河走过8个县城,我们看到,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改变了山野,也扮靓了城镇。当地同志风趣地说,水保工程打坝造地,也“造”出了不少生态公园。子洲县城北边是一座叫佛殿堂的山,属于三川口流域治理的一部分。在治理中,这里栽树种草,过去是坟地的山头,今天盖起了凉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清涧县城对面的笔架山,属于九里山流域治理范围。这座山按照田林路格局进行规划治理,如今这里成了清涧县城的大公园。绥德县城东北侧有一座大山叫龙湾。从1997年开始,这里成为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现在,治理示范区已超过300平方公里。在这片已经是草木茂盛的山头,绥德县正以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为依托,建设黄土文化风情园。不久,这里将成为全面展示陕北风情的旅游文化载体。

既要黄河少泥沙,也要农民有钱花

流域治理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取得长久效果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事关黄河治沙和西部生态环境。流域治理和生态建设又必须和当地农民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长久效果。这是30年来无定河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深刻体会,也成为他们始终坚持的原则。陕北农民概括为一句话:既要黄河少泥沙,也要农民有钱花。

红枣是清涧县农业主导产业。枣树成为无定河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经济林的主要品种。这两三年来县里两条流域治理的7000多亩土地,承包给了16位大户。我们在笔架山上见到了承包大户之一惠国海。这位60岁的农民正带着工人在地里除草。他告诉我们,仅雇工除草这一项,今年的投入就是七八万元,当过20多年林业员的惠国海说:“在这里投资很有信心。”

无定河流域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改变了荒山秃岭,也紧密结合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米脂县小流域治理曾被联合国官员称赞为“黄土高原上的奇迹”。今天,最早治理的孟岔小流域认真贯彻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和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治理理念,建起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孟岔村为中心连片规模经营的新品种水果型红枣已基本形成规模化主导产业。靖边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一个叫高海则的地方建设基本农田4000亩,实现了马铃薯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栽培。高海则过去是连沙蒿都难以生存的万亩荒沙地,综合治理后,不仅沙地上种马铃薯,还种树、种草、种玉米,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榆阳区,上世纪90年代峁沟小流域治理形成的10万亩大扁杏基地,今天成为这个区农业发展的新依托,他们提出了发展百万亩大扁杏的目标。

无定河流域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还注重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他们逐步探索出让农民做主的规划运行机制。绥德县青草岭水土保持项目区去年秋天启动。按照规划,当年发展任务是栽种7000亩经济林,修1000多亩梯田。“梯田我们不愁,但7000亩经济林怎样发展,确实让我们伤脑筋。”绥德水保重点办主任刘海平说,绥德县人多地少,农民十分珍惜土地,对机修梯田很欢迎,而林草栽种好几年都跟不上。他直接到项目涉及的4个村里,和农民商量。不料,农民提出一个条件:栽什么树,要让农民做主。水保部门答应了这个条件:栽什么树,到哪里去买树苗,都听农民的,水保部门只管验收。农民完成刨坑任务,按一个坑3元当天兑现;树栽上以后,再给3元,到今年秋天成活率达到85%以上,还要按树给农民付钱。

过去,把树苗送到地头农民都不愿意栽。没有想到,措施的调整,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在项目区延家畔村,66岁的杨文雄老人告诉我们,他和老伴也栽下180株核桃、4亩地的枣树。他说:“核桃年年能收,枣树隔几年会歉收,因此,我家栽的核桃多。”项目区四个村子,延家畔、崖马沟选择栽核桃树,王家坪和张家坟则愿意种苹果。7000亩经济林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绥德水保部门把这个经验总结为四句话:政府指导、统一规划、村民自主、验收付款。今年,他们和每个村子都签订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承诺书”。刘海平说,下一步我们要和农民商量得更细,造梯田还是修沟道,每个规划都要听听农民的意见。

榆林水保部门还建立起一种“部门联动、项目捆绑”的工作机制。他们把这项工作概括为: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联合、项目配套、资金捆绑、各投其资、各记其功。水保部门的小流域治理走到哪里,交通和农、林、水甚至园林等部门就跟进配套到那里。

绥德县县长李晓媛说,水保重点项目改善了生态条件,为农业、林业、水利和扶贫各个方面的落实改善了条件。“项目捆绑”可以放大流域治理的社会效益,实现连片治理、规模治理,使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取得长久效果。

“水土保持工程,要坚持下去才行”

坚持长期治理、科学治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这是无定河实施水保重点工程的体会,也是始终坚持的原则

陕北采访回来,笔记本上记下一串串村庄:朱家沟、苗家墕、贾家圪台、折家坪、高山峁、牛家湾、对岔……

这些名字形象地展现出陕北高原的峁梁沟岔。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就是在这些沟壑中进行的。30年来,在长度0.5公里以上、超过4万条的沟道中,治理小流域619条,涉及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从无定河上游的靖边县一直走到清涧县河口村,一路上,农民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带来的变化,也说出了他们的期盼。

“水土保持工程,要十年八年坚持下去才行”,这是米脂县对岔村老支书张加清的体会。对岔村让我们眼睛一亮。全村246户、1002人,外出打工的不到100人。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村人均收入去年达到11000多元。现任村支书王芝成给我们分析了收入构成:种地收入人均2000多元,养殖收入7000多元,余下的就是在附近打点零工,也能收入2000多元。这个小村几乎家家养猪,240多户人家每年存栏4000多头猪。

老支书张加清说:“水保工程改变了农业”。这个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施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最开始是修地打坝,把窄条梯田变成宽梯田,后来是退耕还林,栽树种草,现在正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对岔村的发展说明了一个道理:流域治理要坚持不懈,水土保持必须坚持长期治理。

“水保工程改变山,还得有科学技术来管好树”,清涧县解家沟乡白家川村老支书白惟元的这句话,表达的既是近20年小流域治理的体会,也是当下村里发展的期盼。白家川村前就是无定河,1993年后半年开始小流域治理。“全村人修梯田、栽树,平整了17个山头,修起了1000多亩地,栽种了枣树”,他介绍,村里140多户人家,每户平均800多株枣树。我们登上村后最大的山头丰泰塬,满目绿色,枣树上挂满了小枣。现任村支书白元厚一边称赞枣树在盛果期,一边说着他的忧虑:“现在雨水多了,一场雨就带来了大损失,盼着科技人员能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白元厚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陕北是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00多毫米。雨水多起来,影响了峁梁沟壑里的红枣树。尤其是在春天开花和秋天打枣的几天,如果有一场雨,或枣花散落影响挂果,或枣子腐烂减少收成。天气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生态建设一定会给陕北高原的气候带来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影响的就是农业。我们在采访中听到许多农民和干部反映,不仅对流域环境要坚持科学治理,对流域气候变化也要提早研究,给农民科学指导,让那些栽起来的树能更好发挥作用。

“只要让农民做主,峁梁沟道的变化才能保持住”,这是绥德县中角镇延家畔村支书延增海的体会。全村840口人,常年在村里住的只有260多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秋天小流域治理开始,村里每天有80多人上山刨坑,短短一个月栽种下400亩树。“这就是因为水保重点建设工程让农民作了主。”子洲县水保重点办主任刘德清深有感触地说:“当项目推进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农民利益贴得更近些,就能找到好办法。”该县王岔项目区有一个村叫柳树峁,农民对生态林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不支持。他们认真研究,发现生态林建设没有很好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于是,水保部门的同志征求农民意见,把生态林建设与经济林建设结合起来。“这样,农民看到了希望,开始积极配合起来。”刘德清说,注重以经济林和基本农田建设来带动群众生态林建设的积极性,成为他们今后规划治理的一条原则。

水土治理之后,管护跟不上,治理效果就无法显现。“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充分尊重农民,动员农民”,这是榆林水保部门的深刻体会。他们一个村一个村研究方案,在统一规划下,进村入户听取农民意见,让生态林建设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机修梯田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经济林收益完全归农民,通过经济林和新修梯田来调动农民发展生态林和生态种草的积极性。

无定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还没有结束。新一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原有实施工程的基础上又新增2个县,榆林12个县区,有10个县区列入其中。新一期工程实施五年,国家将投入治理资金3.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0平方公里。这期工程更多关注革命老区的建设,项目区将向老区倾斜。

坚持长期治理、科学治理,流域治理充分尊重农民的利益,这些来自峁梁沟岔间的认识,又将在革命老区建设中得到升华。沟沟岔岔间的绿色将在陕北高原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越来越浓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