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打响防治虫害攻坚战
本报记者 杜 芳

在江西省南昌县泾口乡小莲村,陶成标正在自家的稻田里喷洒着农药。正值晚稻分蘖期,稻飞虱、钻心虫等病虫害需要重点预防。“这已开始第二次喷洒农药了,往年这个时候也开始第二次喷洒,但今年用药量要高些,每亩要多投入5元。”陶成标说。

“今年虫害重,每亩水稻比去年多支出农药费用30余元,往年可选用6元喷洒一亩的农药,今年就选用了15元一亩的,因为这种农药质量好,含药量高,能很好地控制住病虫害。”

今年,陶成标早稻防控做得好,收成没减产,但是对于晚稻,陶成标还是很担心。“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昆虫,跟着台风就过来了,现在拨开作物就能看到稻飞虱,稻叶变白的速度也能判断出稻纵卷叶螟数量增加。害虫的增加加剧了稻子病情的传播。另外,今年气温偏高,造成土壤缺氧,根系生长不太发达,也让稻子抗病能力下降。”陶成标说。

陶成标是南昌县的种植大户,3200亩的稻田种植面积,如果遭了灾将损失严重。

其实不只陶成标担心病虫灾害。今年,南昌县乃至整个江西的病虫害都比较严重。以南昌县为例,钻心虫病危害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由原来的0.5%升至1.5%。稻飞虱迁入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1亩晚稻田百丛虫量一般400只至750只,最高达到1200只。另外,受10号台风“海葵”影响,南昌县稻纵卷叶螟呈暴发态势。由于稻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昆虫,稻飞虱数量的增加,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可能严重发生。

针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加强了防治措施,要求各地及时防控。南昌县也及时下发了水稻病虫灾害防控预案,针对危害当地水稻的7种主要病虫提出了防控措施及主推技术,并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搞好社会服务,形成防虫战役的坚强堡垒。

采取灯测与田查相结合的方法。南昌县继续在县标准病虫观测场武阳、南新、幽兰、蒋巷等地设立监测点,通过灯下逐日诱虫,全面了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动态。在县标准病虫观测场设立一块系统调查田“病虫危害损失试验田”,分成各种主要病虫害防治小区,通过定期对各小区调查,就能了解主要病虫危害损失情况。

现在上至省植保部门,下至各乡镇植保员都加强了工作力度,定期对大田主要病虫发生、危害、防效情况进行普查,并及时报至各地的植保植检站,继而汇总至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为全省统一制定病虫防治意见提供有力依据。

根据这些病虫害情报,坚持会商制度。在开展防治前,省里和县里都会召集植保专业人员,对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共同会商,形成统一的防治意见。在病虫防控会商会结束后,及时编写并印制病虫情报。这些情报及时进镇入村,确保病虫情报在编印后24小时内全部张贴到各自然村的《植保专栏》牌上。目前仅南昌县就已发布进村病虫情报13期,共印发3万余张。

除此之外,农民还经常收到政府提供的免费手机短信服务,里面详细说明了当下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用什么药、用多大量等信息,农民只需要按照短信内容操作,就能简单方便地防虫减灾。而植保部门还与气象局合作,将农作物病虫防治适期、防治对象及防治对象田等信息在天气预报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做到病虫防治指导信息的可视化。

“由于近年来江西省病虫害发生影响偏轻,部分农户对今年病虫害危害的认识和应对方法都存在不足。我们一定要加强服务,扩大宣传,帮助农户提高预防意识,增强防治主动性和积极性,搞好病虫防治。要知道粮食丰收不到手,防治警惕不能松手。”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局长舒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