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社会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峪关:让居民享受无差别服务
本报记者 李琛奇

“当你们在为嘉峪关市的建设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时,这座城市也在努力为你们打造发展平台,同时你们的权益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服务中心大厅,记者翻开一本名为“新市民服务手册”小册子,在前言中看到这样几句温馨的话。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内容涵盖了嘉峪关市住房、创业、求学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和相关业务咨询电话。“嘉峪关市的居民人手一册,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和办理手续。”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淑红说,涉及民生的基本事项,在这里可一站式办理。

在嘉峪关市社会矛盾调解中心,记者看到,这里就拆迁征地、社会保障、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物业管理等重点民生矛盾设立了专门调解窗口,实现了矛盾统一受理、协作联动、及时化解的调解效果。“这里还设有5个免费接待矛盾调解对象的客房,离家较远、当日调解不完需要隔日调解的人可以住在这里。”嘉峪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静昌说:“投运一个月来,还没有人住过,但这表达了我们的一种态度,就是我们有诚心、有耐心、有信心化解社会矛盾。”

“12345,有事找政府。”现在已经成了嘉峪关市民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是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成的集应急指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这个平台以两个呼叫中心作为支撑。一个是把原来的110、119、122报警电话合而为一,成立了‘三台合一’紧急呼叫中心;另一个就是‘12345’政府服务热线呼叫中心。”嘉峪关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永军说,除了受理日常的报警求助以外,“12345”还为市民提供服务咨询、家政服务、水电维修等多方位、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文殊镇石桥社区的绿色网吧和居民谈心室是居民最喜欢的去处。“过来上网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党的惠农政策。”正在网吧上网的张仲宏告诉记者:“城里居民能享受到的我们都有,现在办事也不用专门跑市上了,在镇上的便民服务大厅就能办完,电脑都跟市里联着网呢!”

走在石桥村住宅区,一排排整齐的红瓦白墙宅院明亮宽敞,干净整洁的马路上,矗立着先进的太阳能路灯。“我们从嘉峪关城市大、农村小的市情特点出发,加快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嘉峪关市委书记郑亚军说,通过以城市标准改造农村,嘉峪关实施了环境整治、道路、水利等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2012年1月1日起,嘉峪关市开始实施“城乡户籍一元化”政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为核心,彻底取消了城乡户籍差别。户籍新政使嘉峪关原农村人口在保留原有土地、继续享受农村惠农政策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嘉峪关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学生就学等8个方面的配套政策。记者在张仲宏家的户口本上看到,在户口的“职业”栏里,原“农业人口”填注为“农业劳动者”。为了从制度层面促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实施,嘉峪关还成立了城乡一体化服务中心,将各项涉及城乡居民的保障服务业务进行整合。

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嘉峪关市撤销了所有街道办事处,将全市69个城市社区按照“一万人左右,15分钟办事服务圈”的标准整合为30个社区。“每个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嘉峪关市市长柳鹏介绍说,“我们计划用今明两年时间,按照城乡社区建设的新标准,新建全部城市30个社区和农村17个社区。”

昌盛社区副主任侯月芳告诉记者,街道改社区后,15分钟便民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办事需求。同时,网格化管理也有效提高了社区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在自己的‘网格责任田’里精耕细作”。与此同时,首创于酒钢集团碳钢薄板厂的“平安和谐细胞”工程被作为平安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全面推进。

目前,嘉峪关已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在家庭、社区、医院、校园、餐饮、景区等十个板块广泛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创建活动,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因素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构筑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层层创建、逐级推动的平安和谐建设管理体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