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对接机构”的奥秘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
本报记者 姜天骄

本报记者 姜天骄

6月29日,在经过13天的太空旅行后,神舟九号返回舱载着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承担的对接机构经历9个月的太空环境考核后,在此次载人交会对接中表现出色。作为交会对接任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各个环节、各项动作无一失误,圆满完成任务。

据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介绍,载人交会对接,对对接机构有非常高的要求。对接后,神九和天宫两个联合体的密封指数必须小于6帕升/秒,才能保证舱门安全打开和通道打开后航天员在舱内的安全。2011年圆满完成无人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已经在太空运行了8个月零18天,对接机构完全裸露。此种情况下,对接面会不会遭到太空垃圾的撞击?高低温变化对天宫一号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都会对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产生作用。在此次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中,根据地面的监测数据,船器之间的密封指数为0.981帕升/秒,大大优于设计指标,确保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圆满完成。

为实现交会对接这一宏伟目标,自1996年开展研制起,张崇峰带领的对接机构研制团队就将风险预估机制引入对接机构的方案阶段。针对太空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了充分的预估预判,前瞻性地提出了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方案,以适应航天员在不同飞行器之间自如进出。面对完全没有专业积累的世界性难题,张崇峰带领研制团队搜集和查阅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在字里行间筛选点点滴滴的可用信息,提出系统参数设计优化模型,解决了系统方案、动力学建模等关键问题,研制出国际首创的十自由度气浮式对接缓冲试验台等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型地面试验设备。

据张崇峰介绍,为保证空间环境下对接机构密封圈不会自动脱落,橡胶也不会因为恶劣的空间环境失效,仅密封圈的攻关就经历了6年时间。神九上天前,科技人员还专门对航天员进行了手动对接的强化培训,以增加他们的熟练操作程度。

16年来,以张崇峰为代表的研制团队不仅研制出了对接机构,拥有发明专利30余项,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99%,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设计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今,张崇峰及其团队正着力于空间站系统机械臂抱爪式对接机构、锥杆式对接机构和舱门机构等原理样机的研制,为后续开展空间技术应用、组建、运营大型航天器,最终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做出了巨大努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