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暴雨成灾。7月21日北京遭受的特大暴雨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几天台风苏拉、达维、海葵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肆虐。
如何科学应对洪涝灾害?近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17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几位相关专家从气象、救灾以及心理等多种角度,对此进行了全面解答。
暴雨因何成灾
记者:北京给人印象还是比较干燥的,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这么大的暴雨灾害?
吴正华:北京洪涝灾害并不少见。据史料记载,1890年,北京曾经连续下雨20多天,各城门雨水灌注,永定河洪水冲入西便门,右安门内水深七八尺。
北京的记录,一小时最大雨量126.4毫米,这说明北京的雨强并不比南方小。香港2005年出现过一小时115毫米的最强降雨,武汉1998年出现过107毫米的一小时雨强,济南2008年出现过185毫米的一小时雨强。所以说北方的暴雨虽然少,但是一旦强降雨,强度不次于南方。还有水文雨量站24小时超过450毫米的记录,今年出现一个新记录,7月21日,房山河北镇降水541毫米,这是北京自1951年有水文站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
北京的暴雨洪涝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门头沟、官厅水库以下的水域,特大暴雨以后,很快汇成洪峰,经三家店往南走,到房山和大兴之间,如果永定河左堤崩塌,洪水就会侵入到北京城。1950年以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但是在解放前,特别是明清时期,这种情况比较多。
第二种是城区普降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就会造成洪涝。今年7月21日,24小时普降200多毫米雨量的地方占了六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面积的35%。死亡的78个人都是在日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里。
第三种洪涝情况属于局地强雷阵雨,一小时下50毫米甚至超过100毫米,但是范围很小,雨量大,所以造成了积水。2004年莲花桥被淹,2006年安华桥两次被淹,都是这种情况。这是“常见病”,差不多每隔一两年就会发生。
记者: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积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解决?
吴正华:以北京为例,归纳起来,城区积水原因主要是三点。
一是北京的管道标准低。现在一般的路面的排涝,大概是按1至2年一遇、每小时36毫米至40毫米雨强来设计;重点路段是按照3至5年一遇、每小时56毫米的雨强来设计。这样,一小时雨强超过20毫米就很容易发生积涝,特别是低洼地,如果一小时50毫米的话,积涝会很明显。
二是城市化使城市硬路面增加、绿地少,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占比在城区一般都达到70%至80%,水不容易渗透下去。
三是周边汇水面积大。莲花桥2004年7月10日那场雨,有的专家估计汇水面积大概是5至6平方公里,而莲花桥积水面积才0.02平方公里,几百倍面积聚积的水都往这一个地方汇水,哪怕流进20%,积水也要超过三四米深。今年也是这个情况,预报对了,应急方案采取了,人员都上岗了,水泵也开了,照样有很多立交桥低洼地积水,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周边来水问题,它远远超过排水能力,也远远超过临时泵抽排能力,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针对暴雨情况,我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长远规划的问题,城区要有大的排水能力,管道排水能力至少要应对百年一遇的降水强度;二是逐桥逐路各自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周边来水向低洼地区汇集的条件;三是应急预案要做到一桥一案、一路一案。
重视自救培训
记者:近几年暴雨洪涝灾害较为常见,如何才能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钱阳明:在突发洪水灾害前,个体的防护特别重要,触电、雷击以及溺水淹亡等情况,多是准备工作不足,或者缺少常识、知识。特别是灾害发生时,专业救援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医务人员也不在身边,个人自身防护能力、自身体质及心理应激等情况就非常重要。作为每个家庭来讲,平时都应预备手电筒、救生圈、安全饮用水等东西,有备无患,一旦遇到突发自然灾害,可以从容应对。
此外,我们要有专业的消防队伍和训练有素、精干的医疗救援队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突发自然灾害时,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急救。
吴正华:救护车、应急人员没有来的时候,现场第一目击者采取什么措施对救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唐山大地震生还的人,95%都是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救出的,这是第一目击者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救灾应急中,第一目击者的水平、意识、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西英俊:人类也是生物的一种,鹿见到狮子、老虎一定跑得很快,人也是这样,在灾难发生以后可以动员他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抗争生存下去。无需外人教他如何保持镇定状态,在那时候他的应激反应自然就能找到一种镇定状态。可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有些人不能保持沉着、镇定呢?这是因为在那一刻,他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者做了一些徒劳的尝试后,他变得慌张甚至绝望。所以,应急情况下的沉着、镇定状态取决于个体有没有在平时针对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做到有计划、有策略的历练和筹备。练兵要在平常,你练成了本领,深入到你的内在、你的自我,关键时自然就启动了。
记者:等待救援不如自救,但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救。如何建立普及性的应对灾害的培训机制,如何在公众中普及自救、呼救、互救知识?
李宗浩:灾害种类很多,我国目前分为四大类,统称为“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是自然灾害,第二是事故灾难,第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四是社会安全事件。灾害有两个问题,一是灾害预防、一是防灾救灾。防灾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北京也有减灾协会。救灾是很综合的,现在这方面的培训很多,但比较乱,不系统。所以我建议政府或者中国科协分门别类地规范开展防灾减灾培训,至少现在公众已经重视这件事情。
钱阳明:这个事情政府要给予关注,社会团体也要给力,广大民众要积极参与。社会团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区、街道这些组织,也包括各种协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举办培训班。比如我们每年召开医学救援学会年会的时候,香港地区代表都要介绍,他们那里全民救护培训形成一种网络,政府也给予一定支持,主要靠社会力量,全民参与。
吴正华:怎么进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首先不同人群要有不同教育方式,小学、中学、大学都应该有防灾减灾课程,教育的层次、课本的深浅程度是不一样的。再有就是社区居民的普及宣传教育,我在月坛社区、望京社区都去讲过课,也去过农村的几个乡讲课。
还有干部培训。现在很多省市的应急管理人员对灾害的知识似是而非,必须进行科普教育。应急管理是一个学科,我们最近编写了应急管理知识的公务员读本。
再就是利用公共场所,如在电影院、超市等发散宣传小卡片,简单的一事一张。世博会期间我住的上海宾馆房间中就有防火宣传手册,讲碰到火灾时如何避险。7·21大暴雨中,有人在汽车中溺亡。能不能在汽车的4S店里也发放宣传手册?告诉你在汽车中碰见洪水怎么办,碰见大风怎么办,碰见龙卷风、火灾又该怎么办。媒体也应该经常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总之,从小事着眼、细处着眼,持之以恒,到救灾时必然有大功效。
有备方能少患
记者: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应该如何防范?
李宗浩:我们应该有应急预案,有备无患或者有备小患,无备必然造成大患,这一点非常重要。
吴正华:应急体系有两个概念,一是管理层面上,应急管理体系由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应急管理预案的“三制一案”构成。体制建设涉及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机制就涉及运作机制、怎么运行的问题,法制涉及到法制管理就更多更全面了。我们不好评论行政行为,因为各个省市、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过可以考虑,如何使应急管理高效运作,应急预案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来看,灾害发生前我们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奥运会前,北京市曾经进行了奥运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归纳了特重大风险的二十几个事件,采取相应的预案和措施进行风险防范、风险处置。应对灾害一定要预先评估,这样政府行为才有主动性、预见性。应急关口前移就是要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是灾害事故的监测、预警,最后是应急响应、救援、救助安置、恢复重建等。现在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风险预评估工作,即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风险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
西英俊:目前,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预案马上就要出台,国家心理危机干预总预案也在规划和建设当中,整个国家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也在不断建设当中。
心理干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原则在每次应对突发事件时是差不多的,根据具体的情况再做调整,目的是恢复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持社区的和谐状态。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件后两个小时内,是危机潜伏期。配合总体应急部署,危机干预指挥部向事件处置负责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阶段是事发后至1周内,是危机敏感期。我们要派出有鲜明特点的干预小组和领导者、指挥成员,针对不同的个体,形成三人一组的小分队,应对危机的复杂局面。第三阶段是危机转折期,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得以解决了,心理干预工作还不能结束,因为心理干预是相对延后的。危机干预指挥部负责人员要及时与事件处置部门负责人直接交流,对高危群体实施进一步心理危机干预。
记者:灾害发生后,如何抚平当事人的心理创伤?
西英俊:但凡是人,经历过重大突发性、灾难性事件都会有心理的、生理的反应。心理反应包括惊恐、紧张、焦虑、担忧,生理反应方面可能表现出胃肠道不适、植物神经紊乱、睡眠问题、饮食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正常人经历突发事件以后会出现的反应。大部分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当事人不会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可以从创伤中走出来,甚至比之前更强大,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不需要做什么事情,而是等待他自我修复。而对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我们可以采取药物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
与灾难性事件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虽然同样取决于人的自我心理修复和个体间的交流,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各职能部门等社会力量带给受灾群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