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解读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到2015年,形成5到8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

规划对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到“十二五”末,电子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总量达到130万件左右;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等。规划同时提出了“整机价值链提升工程”、“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和“重点应用电子产品”三大重点工程的突破方向。

此外,规划从提升重点产品节能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预防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提出目标,体现了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但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代工制造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高,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资源配置较为分散,产业政策环境亟待完善,内需带动机制尚未健全。

“十二五”既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由大变强的攻坚时期。因而,在规划落实中,要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核心,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升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大公司,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同构建合理分工体系,把技术改造放在突出位置,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传统工业领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渗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以用兴业”。

文/本报记者 黄 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