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握方向盘的手拈起绣花针
本报记者 刘 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收藏长沙青竹湖湘绣有限公司绣制的《袁隆平肖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传承人刘爱云为青竹湖的湘绣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做指导。

见到吴耀存时,62岁的他正在指导绣女们绣《道德经》。10年前,他还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主任兼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天天和汽车打交道,今天,他则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设计师、长沙市民间艺术协会副主席兼湘绣专业委员会主任……他的企业也成为“长沙湘绣文化创意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传承发展基地”。

接过夫人的绣花针

谁都知道,老吴和夫人青梅竹马,恩爱有加,相濡以沫。老吴的夫人是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的高级工艺师,工作之余开办了一家“青竹湖湘绣”小作坊,生产出的湘绣产品精美绝伦,不少作品成为湖南湘绣的“抢手货”。但在2003年4月,老吴的夫人突患脑干梗塞,经过5个月的抢救治疗,最终还是变成“植物人”。为了照顾爱人,传承她的事业,老吴拒绝了一个搞房地产的老同学“独自投资四千万、利润两人对半分办驾校”的巨大诱惑,毅然辞去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主任的职务,接过了夫人的绣花针,把他的“青竹湖湘绣”推向市场,开始了湘绣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之路。

“门外汉”的发展之路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吴耀存这样一个常年握方向盘的汉子来拿“绣花针”传承湘绣事业,被所有人认为是一个彻底的“门外汉”。但是,多年的军旅磨炼和教学管理经验,练就了他独到的文化眼光,他一开始就以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湘绣事业,以消费者的角度来要求作品的技术创新和艺术创作,以市场化的运作来进行文化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和拓展。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使老吴的湘绣之路一开始就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先组建湘绣产品研发基地。用他的话来概括:“文化的东西是有灵魂的产品,有灵魂的产品才是鲜活的,我要让作品自己开口说话。”

在湖南长沙,绣庄和店铺林立,很多都是几十年的生产老厂,产品有先发优势,如果继续在常规产品上竞争,新生的“青竹湖湘绣”望尘莫及。老吴给“青竹湖”湘绣产品的研发定位归纳为三个字:“高、尖、精”,在产品的档次上下功夫,创新湘绣技艺,提高产品的竞争档次。他凭借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深厚的人脉资源,聘请了13位专家作为青竹湖湘绣的技术顾问,专门为青竹湖进行湘绣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其中就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国家级传承人刘爱云老师。“青竹湖”的湘绣,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与创新,产品也不断扩大丰富,不但有传统的湘绣狮虎、双面全异绣等产品,国内的山水画、国外的油画等也都成了“青竹湖”的创作素材,原创湘绣作品更是老吴孜孜追求的目标,很多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成为湘绣藏家争抢的孤品。

专家搞研发创新,技师受技艺培训。公司对300余名绣工进行定期技艺培训,培训从一笔一画的人物勾勒、山水走笔,到着色、定型走针用线,全由专家完成,大部分绣工成为专业技师,部分绣工成为高级工艺师,同时也成为“青竹湖”湘绣的中坚技术骨干力量。公司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绣工自己考勤,拿计时工资,也适应了农村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工作特点,并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引入公司,迅速完成了从农家湘绣小作坊到大企业的转型。

文化产品的销售区别于其他产品。展厅营销、量身定做、交际外销成了他搞活文化产品销售的“独门绝技”。如今,“青竹湖”已形成了展厅销售、互联网营销、连锁店定售和上门量身定做为主体的营销体系,年销售额已达到两千万。老吴直言:“湘绣是传统的手工业。传统手工业融合现代大企业的管理,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湘绣产品进行创新,是青竹湖湘绣能够走到今天,甚至超过不少同行前辈的秘诀。”

如今的长沙青竹湖湘绣,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拥有一个研发中心,8个生产基地,4个近30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全国十几家连锁店,300余名绣工和工艺美术师的知名湘绣企业,湘绣作品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荷塘新曲》获2006年湖南省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荷塘鹭色》获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山花奖,《卧虎》获2008年长沙市首届“金湘奖”银奖,《回眸》获2009年湖南省工艺美术学院银奖。2012年1月,在长沙市举办的绣女技能比拼大赛中,该公司的《战争》《金鱼》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三等奖;青竹湖湘绣创作的“袁隆平肖像”获得了深圳文博会银奖和中国民间艺术协会博览会铜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