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引领 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① 湖北襄樊大力集团在国内电机启动调速领域占领先地位,是一家具有专业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图为企业职工在生产线上忙碌。
②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二大光学玻璃生产厂商。图为该企业职工在检测产品。

2011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

加快推进“四个襄阳”建设,襄阳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聘请专家编制发展规划,用国际化视野、现代化理念、高标准规划,为“四个襄阳”建设制定明晰的发展“路线图”。

8月8日,襄阳市在北京召开“产业襄阳”、“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襄阳发展战略规划给予高度评价。

“绿色襄阳”渐入佳境

□着力构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共生共荣的有机统一构架,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友好发展

□着力实施旅游助推战略、低碳循环战略、集约发展战略

□建成中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全国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示范城市、国内知名的宜居城市

□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绿色生态环境体系、绿色生活消费体系、能源资源节约体系

□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实施十大战略性绿色工程、建立六大绿色发展机制、采取五大绿色政策举措、实施五类绿色项目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青山、绿水,是襄阳的最大优势,也是襄阳人的骄傲。

近年来,为了保护一江清水、十里青山,襄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节能低碳产业,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保住绿水青山。

绿色低碳让千年古城襄阳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争创低碳试点城市

2011年,襄阳被定为全省低碳试点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襄阳积极争创全国低碳试点城市。

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四个襄阳”发展新战略,“绿色襄阳”是重要的一环。

以“绿色襄阳”为抓手,襄阳大手笔谋划:优化布局,源头减碳;调整结构,减少碳源;节能减排,提高能效。

襄阳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构建“一江两河两山、一洲四城”的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和“一城两带三区五廊”的生态建设空间布局。

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引入TOD开发模式,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以尽可能减少城区人流量及车流量。

建设“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低碳产业园区。通过对新能源等低碳产业的集中建设和管理,形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模式。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环境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光伏产业等,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襄阳汽车产业一枝独秀的格局。

对年耗能0.5万吨标煤以上的耗能企业进行强制性能源审计,推进工业低碳化;综合运用信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推进交通低碳化;推进建筑低碳化,推行新能源和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推进公共机构低碳化,针对物流、超市、宾馆等个体能耗较大的服务业,出台低碳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单位或企业进行授牌和公示,并给予一定奖励或税收优惠;推进农业低碳化,发展种养结合、水陆互济的循环农业模式。一系列强力措施,使“绿色襄阳”建设迅速推进。

做足“绿”文章

“十一五”期间,襄阳COD排放下降8.2%,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1.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3%,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襄阳森林总面积达1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拥有谷城汉江湿地国家级湿地公园、保康五道峡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面积占襄阳市的4.1%。随着绿地的不断扩大,固碳能力不断增强,年固碳量在140万吨以上。

未来几年,襄阳将立足现有优势,做足“绿”文章,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宜居城市。

根据规划,2012至2015年襄阳市将建立低碳工作推进和考核机制,碳排放统计和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碳排放核算试点初具成效,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低碳建设试点初具成效,低碳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低碳产业集聚地;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过半、新能源利用工程全面推进;低碳服务业、低碳农业初具成效;园林建设全面推进,努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到2020年,襄阳市将建立起较完善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着力推行排污权交易市场化,组织建立碳排放网络交易平台。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有区域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全国低碳发展典型示范城市。

力争到2020年,襄阳低碳经济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降低17%,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18%,非化石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总消费比重达到17%以上,森林覆盖率继续大幅度提高。

“产业襄阳”优化布局

2003年,襄阳被确定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当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2008年,襄阳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2011年,襄阳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132.2亿元,实现4年翻番目标。

今年上半年,襄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54.8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增加值471.87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

这是一道优美的快速攀升的增长曲线。

“多点支撑”兴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襄阳布局汽车产业,并迅速成长为龙头产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襄阳瞄准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2010年,襄阳汽车产业首破千亿元大关,达1074.26亿元,同比增长50.14%,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

一升一降,数字折射出襄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

去年,襄阳市明确提出了“一个龙头(汽车产业),六大支柱(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格局。2012年上半年,襄阳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1.9亿元。

经过近10年的发展,襄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使襄阳轻工业“轻”,重工业“重”的不合理结构明显改善。

搭建平台引项目

2008年4月20日,湖北第一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湖北深圳工业园在襄阳正式破土动工。

随后,台商工业园、余家湖工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节能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建设,为襄阳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到2011年,全市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

调整招商方式,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襄阳市招商局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格局,组建六大产业招商分局,布局全国重要招商区域。

加大主题招商力度,今年先后组织参加了鄂浙经贸洽谈会、海南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会、“民企进湖北、共促中部崛起”襄阳分会场、“华创会”襄阳分会场等一系列招商活动,英菲尼迪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在襄阳落户。2012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144.6%。

优化环境促发展

地处中部地区的襄阳,靠什么聚集发展要素?襄阳市提出,只有打造环境最优的城市,才是最大的资源,惟有如此,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襄阳大力推行“阳光新政”,大力推行“减时限、减程序、减费用”,使襄阳迅速成为投资热点。

特别是去年以来,襄阳市明确提出了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服务最好、收费最低、效率最高的城市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襄阳市大刀阔斧地改革,市级只保留行政审批类102项、管理服务类153项,比此前减少了一半。

同时,襄阳市大力推行项目服务秘书制、市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对“种子企业”定期召开办公制等制度,推行贴身服务,无缝对接。其中,全市已配备项目服务秘书185人,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服务秘书76人,10亿元以上项目服务秘书109人。

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出台,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创业者光荣”等尊商、亲商、爱商文化成为襄阳文化新时尚,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襄阳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6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67.5%,共完成投资137亿元。127个省市重点项目中,在建项目113个,开工率达89%,完成投资250.1亿元,同比增长108.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