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学期”

“把暑假还给孩子”已是老生常谈。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教育部门已陆续叫停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举办各类假期收费补课班或培训班。但行政指令显然阻止不了名目繁多的暑期校外补课活动,仍有众多校外提高班、辅导班“围绕”着孩子们。

把暑期当做孩子的“第三学期”,是一段时间以来过度强调应试教育的产物。暑期补习愈演愈烈,已不仅是个人负担和家庭负担,甚至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和资源的一种新负担。因补课引发的暑期行车难、停车难成了大城市里的一种怪现象。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本该享受的暑假,为何成了比平时更忙更累的“第三学期”?一方面是唯分数论和应试升学指挥棒的现实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受近年来成功学、虚荣心的影响。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长往往怀着从众心理,盲目攀比,生怕孩子落于人后,心甘情愿送孩子走进补习“围城”。这种扭曲的社会心理,折射到教育领域最终制造出变味的暑假。

教育的真谛不是要生产一个个学习机器,而是要培养人格健全、心态健康的下一代。一些专家表示,暑期里中小学生应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低年龄段的孩子更应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学会与人分享、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从长远看,在学习成绩和学历文凭以外,全社会需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让孩子从变味的暑假里解放出来,呵护好他们稚嫩的身心。 (宗 文)

新华社发 蒋跃新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