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协调发展路更宽
顾 阳

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从“发展绝不只是经济增长”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坚持科学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这10年,我们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不是被动地去应对,而是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基础上的主动选择。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经济增长背后的“生态瓶颈”日益加大,收入水平提高带来了城乡差距的拉大……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还须通过发展来解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协调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协调发展体现在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协调发展体现在我国需求结构的改善,内需和外需的协同发展。长期以来依赖外需拉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正悄然改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冲击中,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有效地弥补了外需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协调发展体现在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协调发展体现在我国各区域协同发展,区域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得以释放,东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雏形初现。

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重点在协调。从一定意义上说,协调的水平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协调的效率影响着发展的效益。协调发展正当时,它不只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