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调研之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本报基层联系点的调研报道•走进湖北省咸宁市
走活土地整理“一盘棋”
魏劲松

土地整理,让湖北省咸宁市的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1999年,国家投资 900多万元的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在咸宁市嘉鱼县簰洲湾铺开,项目改造了沙化最严重的2500多亩农田。农民在田里种蔬菜,一亩地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

簰洲湾项目是湖北省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以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为抓手,咸宁市在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平台上,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近日,全国“贯彻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现场会”在咸宁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对咸宁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咸宁市在科学用地方面做出了典范。

优化顶层设计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夏季的鄂南大地,谷满菜香,满载丰收喜悦。

穿行于嘉鱼、咸安、赤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沃野平畴上,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大农庄”风光尽收眼底。一片片平平整整、方方正正的庄稼田里,碧绿中透着希望……

咸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峰峦起伏,沟堑纵横,地势高低不平,田块散碎,大小不均,缺乏耕作道路,大大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该市的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严重丧失排、灌和蓄水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为减弱,尤其是旱涝之年,只能望天收粮。

近年来,国家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决策,如一股春风,吹醒了鄂南沉寂已久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2007年开始,咸宁市争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59.2万亩,专项资金31亿元,先后实施了嘉鱼县潘家湾、新街,咸安区向阳湖、双溪,以及赤壁市黄盖湖、柳山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

“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搞好土地整治必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湖北省委常委、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告诉记者,咸宁市创新工作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各相关部门“共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动、聚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土地整治新路。

制度是保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咸宁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与各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捆绑整合,强化财政监管,充分发挥“四两拨千金”的倍增效益。近5年共整合各种涉农资金60多亿元。

规划是根本。为让这件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咸宁市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在实地踏勘考察的基础上,拿出了全市综合整治田、水、路、林、村的总体规划和改造计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咸宁市动员组织职能部门献技献策。农业、环保部门实施了基本农田地力监测和环境检测;水利、林业、城建、交通等部门积极做好建设规划,指导项目实施。

项目来了,资金有了,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咸宁市在严格实行“五制”——项目法人制、公告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创新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模式。比如,在规划设计上,采取全城规划,专家论证,分区实施,联合监管;在招投标上,变传统模式为一次性“摇号”中标;在施工监管上,推行廉政保证金制、标段建设工程“末位淘汰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进度“倒逼制”、工程监管群众巡查举报制等;在竣工验收上,做到工程完成一批,审计一批,资金拨付一批。

从2007年以来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的龙老板说:“我们做了多年的工程,原来旧的招标模式,围标现象较多,带来的是不透明,不公平,我们苦不堪言,成本增加不少。现在明标明投,一次性摇号中标,全靠运气,不管中不中,心里都服气。”

在嘉鱼县采访时,正碰上在项目区忙碌的县国土整治中心主任岑永清,烈日下,一身黝黑的皮肤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一天到晚在各个工地上转,能不黑吗?”岑永清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需要操心的事很多。比如,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都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每一批水泥,标号多少,什么时候生产的,都需一清二楚。

项目区的每个村还由村组干部、老党员组成义务监督员,他们与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组成“三督”小组,对工程前期、中期、后期层层把关。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返工。

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和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项目建设,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拂绿鄂南大地,唱响现代田园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