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水北调惠泽民众
本报记者 李景录 通讯员 南 宣摄影报道

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湍河渡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该工程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工艺无先例。

②在河南邓洲湍河渡槽施工现场,工程人员正在检查设备情况。

③沙河渡槽节节推进。该工程横跨沙河﹑大浪河,全长11.93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渡槽。

④北拒马河暗渠总干渠长1781.05米,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进入北京的第一个单项工程。

⑤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隧道内,工人在修理工具。穿黄工程历时4年零7个月全线贯通,被称作“高、精、尖、难、险”为一体的世纪工程。

还有17个月,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将实现通水。对于长期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这个日子期盼了太久。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规划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部分,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工期15年,每年向北方调水450亿立方米,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四大流域联系,构成“四横三纵”的水网总体布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长度近3000公里,全部工程需调水448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仅中线就有跨渠桥梁1800多座,跨越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千余处,工程建设充满挑战;南水北调不仅涉及工程领域,还涉及社会层面的征地移民、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等。

10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17亿元;完成移民搬迁42.3万人,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东线治污规划426个项目已全部完成,沿线水质达标率由工程开工前的3%提升至目前的86%,补充项目已启动建设;中线丹江口库区水质总体良好。

综观国内外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优化配置水资源,其规模及施工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