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托市价 农民不惜售
本报记者 周琳

江苏省邳州市中储粮经销有限公司炮车分库主任闫长峰告诉记者,他所在粮库的库容是2.6万吨。今年夏粮收购前,炮车分库已准备7500吨应储计划。目前收了6300吨,粮食质量基本上好于往年,国标二等以上的小麦能占80%——但今年部分地区小麦的灌浆没到顶,颗粒略瘪,而粮农又不愿晒粮,收储被迫进行二次整理,增加了储粮成本。

让粮价回归合理水平

为了杜绝地方上委托点备选粮企的不正当竞争、真正发挥托市作用,中储粮公司今年还推行了分批确定委托点的措施。

中储粮总公司江苏分公司邳州直属库副主任刘宝永介绍,目前除了中储粮邳州直属库以外,已经分2个批次确定6个委托收储点,包括邳州粮食局下属3家粮管所、邳州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平祥储备库有限公司和宿迁双峰米业有限公司。

显然,这种根据市场粮食价位、地方需求分批次确定委托点的做法,有利于应对粮价变化。若收购价持续走低,则需增加批次和委托点数量,敞开收购,避免粮贱伤农。同时,分批确定委托点,避免了外地粮商、粮企到本地抢粮。未来粮价若持续上涨,超过托市价,则可不再新增委托点批次,不必“托市”。

从根本上说,托市不是以满足收粮企业多收粮、多挣钱的需求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让收购价回归至合理水平,避免粮贱伤农。从这个意义上看,委托点的确定不可能随备选粮企的个体意志转移。如果粮库没有达到资质、没收到粮甚至因此而亏损倒闭也是正常的市场化现象。

收粮避免两个误区

“今年全国夏粮收购还有一大特点,即各等级小麦不再混放,而是严格按照各自等级收购,分开储备。这一举措避免了过去混放造成的收购纠纷,也不给‘硕鼠’以次充好的机会。”邳州市粮食局局长李强说。

除了“硕鼠”,收粮最怕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打白条”误区。普通粮农极少有人直接去收粮卖粮,都依靠村里的经纪人收粮。有些是小型收粮经纪人交给更大的经纪人,最后卖给粮库。在入库之前,小型收粮经纪人有时因一时现金周转不灵,但又与粮农相对熟悉,在收“地头粮”时临时“打白条”,这与国有粮库收粮“打白条”有着根本区别。

“我们每天收粮只带1.4万元现金,如果遇到特别熟悉的粮农钱不够时,也有彼此拆借现金的情况。”邳州市炮车镇桃园村农民陆振龙的话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收粮经纪人的心声。有专家表示,如完全杜绝粮食经纪人和极少数的“白条”,卖粮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应理性辨别不同性质的“白条”,避免一哄而上,听到白条就喊“打”,给粮食经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个误区是托市主体的身份。长久以来,作为托市预案执行主体的中储粮公司,既有权确定委托点,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还担负着国资委下属企业盈利的任务,往往被人质疑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其实,在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央企承担社会责任并不鲜见。从长远看,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作用,调动粮食企业自身仓储、收购的竞争力,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让市场更有活力、粮企更有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增加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显得非常必要,最终目的都是以更合理的价格科学分配优质储粮资源,而这也正是保证农民利益和粮价平稳的应有之义。

理性看待托市价

去年没有启动托市收购,让不少粮农、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看不懂粮价的变动。部分粮农期待涨价,开始“惜售”,极少数粮企甚至“抢粮”囤积待涨,这种投机的行为,最终被市场的力量证明是盲目且赔钱的。

“今年经历了市场的检验之后,大家都很理性,没有抢粮囤积的现象,农户也不再惜售。”徐州苏源面粉公司是一家地方私营企业,公司现有库容2.5万吨,截至目前,已收购小麦4000吨左右,少量依靠农户直接拖过来卖粮,大批量的还是依靠粮库卖粮。总经理朱建红介绍,去年的价格有少许变动,没有“静”下来,公司只收了约800万元的小麦,而粮农期待后市的面粉、饲料加工企业进入,推高粮价,在卖粮时有一定程度的“惜售”。但今年情况不同,有了最低收购价做“标杆”,粮企不会盲目涨价收购。由于面粉企业往往偏爱陈麦,今年的夏粮收高了,放段时间制作成面粉的价格必然跟涨,造成企业亏损。若收低了,农户和经纪人则会选择相对较高的托底价。对于普通粮农来说,有了“标杆”价就等同于有了保障价,“惜售”的现象自然不存在。

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小麦涨价了,但部分面粉企业缺乏充足的流动资金,产品卖出后,需要至少一周回笼资金。加上社保费、雇工费都跟涨,让本就利润率不高的面粉行业面临不小挑战。

与朱建红有同感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省聊城市鲁信粮食制品公司总经理许德利。“今年粮食价格高于去年同期,面粉企业虽可接受,但现金流不乐观。”许德利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普通粮企不具备委托点的资格,没法获得农发行充足的贷款资金;二是面粉企业要求的粮食质量较高,收购的价格也相对要高些。总体看,今年最低收购价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粮农。”

采访中,不少粮企反映,粮农、媒体和有关部门应正确看待托市后的粮价变化,对于经纪人的行为解读一定要慎重。因为粮食从地头到粮库的过程中,往往会经过不同经纪人的买卖,价格自然会有一定上涨。这种“地头粮”到粮库间的“涨价”是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之后的正常现象。但如果被误读为托市后“涨价”,则会对面粉、饲料等用粮企业的市场行情造成错误判断,更严重者影响国家托市预案的执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