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兴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托高新区 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
王胜光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部署了20项工程;今年以来,科技部也先后出台了电动汽车、高速列车、智能制造、洁净煤技术、太阳能发电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迈入系统规划下的稳步推进时期。

离不开当代知识基础

我们现在说的新兴产业,缘起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新技术革命,主要建立在上世纪以来人类所取得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特别是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这种产业的发展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种学科背景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多个产业领域,如纳米技术领域;二是一个产业领域的产品或技术依赖多个学科背景的知识,如手机等移动通讯领域;三是产业的发展与科学知识的探索深度融合,构成了知识探索、技术发展与产业价值实现互为依存的演进关系。

这是我们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产品生产与商业模式之间的集成化或一体化模式。知识探索和创造活动被有效嵌入了产业分工的内部,彼此不再是完全独立于产业外的线性递进关系,而是共同发生在产业内部的耦合关系。从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讲,知识是基础、是资源、是要素。

需要互补性资本支撑

由于有知识基础的需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名符其实的“系统工程”。从产学研合作的角度看,它要求建立起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中介及各类载体、政府乃至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多方紧密合作关系;从研发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它要求有平衡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机制和力量,需要有政府扶持和风险资本对接等对创新创业行为的支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迅速和快捷的知识创造和技术更替需要有更为灵活和有效的生产组织模式,传统的垂直整合和滚动发展的方式必须让位于网络化组织以及在全球范围横向整合资源扩张和发展的方式;从扩大市场的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有良好的商业环境,使企业能对市场需求保持高度的灵敏和反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必须把早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幼稚产业”加以支持和保护。

这些需求和要求实际上表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互补性资产提供支撑。经过20多年的建设,如今,国家高新区就能够有效并增强提供这种互补性资产的环境和空间。

产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我国的国家高新区经过20余年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56家国家高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产品产值的51.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全国的34.8%,医药制造业占全国的26.5%,航空航天制造业占全国比重达27.3%。2010年,共有13434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在国家高新区,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2.2%,56家国家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为33324.6亿元和10960.6亿元,分别占全国34.3%和11.3%。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力量。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也已经呈现出了可以孕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集群形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集群形态的产业生态环境,其根本在于企业间形成紧密的网络和以此为基础的上下游关联,特别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知识关联和知识互动,集群内部促进创新活动、技术扩散、人才流动等机制和氛围,以及孕育创新的精神和文化。这些都已经在国家高新区形成。目前,北京中关村的芯片设计、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制造、武汉东湖的光纤光缆、深圳的通信设备、大连的软件外包服务等产业集群,经过长足发展建设,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呈现旺盛的发展态势。

更为关键的是,国家高新区已经在“局域”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创新环境建设,形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支持链条,搭建起了官、产、学、研、资、介、用的支撑平台和联系网络,高新区对外有高效的融资、融智、融商的渠道和窗口,对内有牢靠的科技支撑平台、土地和资本供给平台、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产业拓展平台和高效的行政服务平台等,在“局域”内形成了科学研究、技术扩散、工业应用、价值实现等有机衔接。这些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赖以培育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简言之,高新区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高新区,也必须依托高新区;高新区20年建设积累的目标之一就在于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依托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政策的最优选择。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